不知道该如何安慰眼前这个曾经带领他们一路披荆斩棘的组长。
郑建国抬起头,露出一个坚定的微笑,尽管这微笑中带着一丝苦涩:“老周,别担心,我没事。
这不过是他们的小伎俩,翻不起什么大浪。”
老周走到桌前,重重地拍了拍郑建国的肩膀,那力度中饱含着心疼:“我就怕你心里憋屈,明明咱们是一心为了查案,却被这些小人使坏。”
郑建国摇了摇头:“憋屈肯定有,但现在不是计较这些的时候。
案子到了关键节点,不能因为我被停职就停滞不前。”
接下来的时间里,郑建国和老周仔细地梳理着每一个案件细节。
他们逐页翻阅着文件,每看到一条线索,都会停下来,认真讨论目前的调查进度以及接下来的行动计划。
郑建国每说一句话,每写一个字,都格外认真,他的眼神里满是谨慎,生怕遗漏了任何可能影响案件走向的信息。
老周在一旁认真地倾听,不时补充一些自己的看法,两人配合得默契十足,仿佛又回到了以往那些并肩作战的日子。
交接完工作,郑建国把老周拉到一旁,压低声音说道:“老周,有些事还得靠你暗中帮忙。
我安排几个信得过的同事继续跟进线索,你帮我协调着点。”
老周立刻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你放心,我明白。
那些犯罪分子这么搞,就是怕咱们查下去,咱们绝不能让他们得逞。”
郑建国眼中闪过一丝感激,接着说道:“小李那小子机灵,让他盯着资金流向那块,看看能不能再挖出点新线索。
还有小王,他对‘昌盛贸易’那边熟悉,继续从那边入手,说不定能找到他们的软肋。”
老周一边听,一边认真地记在心里,不时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我觉得也可以让小张配合小李,他在数据分析方面有一手。
至于小王那边,让小赵协助他,小赵人脉广,说不定能从其他渠道打听到点消息。”
郑建国听着,不住地点头。
两人商量完,郑建国再次郑重地叮嘱:“老周,这件事一定要保密,不能让任何人察觉咱们的动作,尤其是那些心怀不轨的人。
一旦被他们现,咱们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老周神情严肃地回应:“你就放心吧,我嘴严,队员们也都靠谱。”
走出办公室的时候,郑建国回头望了一眼,
停职后的日子,于郑建国而言,每一分每一秒都似有千斤重。
他虽身不在专案组的办公室,可那颗心系案件的心,却从未有一刻安宁。
家中的书房成了他临时的“战场”
,窗外的喧嚣仿佛被一层无形的屏障隔绝在外,只余下他沉浸在案件的重重迷雾之中。
清晨的阳光轻柔地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那堆积如山的文件上。
郑建国早早便坐在书桌前,他的眼神坚定而专注,仿佛又回到了专案组那紧张忙碌的时光。
他先是仔细地将手头的所有证据一一摊开,这些证据就像是拼图的碎片,每一张照片、每一份笔录、每一段监控视频,都承载着他们追查真相的艰辛。
他拿起一份犯罪现场的照片,那凌乱不堪的场景、被毁坏的物品,还有那若有若无的线索痕迹,让他的眉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
他的手指轻轻摩挲着照片的边缘,脑海中迅回放起当时队员们在现场勘查的情景,每一个细节都如同电影般清晰地浮现。
他在心中暗暗誓,绝不能让这些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哪怕自己暂时被停职,也要为案件的推进尽最大的努力。
接着,他开始整理那些杂乱的笔录。
每一份笔录都记录着证人的陈述、嫌疑人的供词,他逐字逐句地阅读,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被忽略的细节。
遇到关键的地方,他会停下手中的笔,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构建起事件的全貌,试图从中找到那些隐藏在文字背后的真相。
有时候,一个细微的用词、一个不自然的停顿,都可能成为解开谜团的关键线索。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咖啡香。
郑建国已经连续工作了好几个小时,他的眼睛里布满了血丝,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