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正易兴很有眼色,这大冬天的让一大队官差站在外面,冻出病来就不好了。
他先是跑到村里,叫自己的老婆烧煮姜茶,又跑出来作揖道:“各位大人,请到草民家坐着喝碗姜茶去去寒气,再慢慢查案子。”
柳芸转身对肖五安排:“咱们去吧,这一点线索也没有,一时半会也查不出来。
走的时候,给里正几两银子。”
“好的主人。”
肖五转头冲身后的缇骑招手,大家都紧跟着里正往村里走去。
易家村所有的村民全都在外围观着这一群官差。
他们见有几人着黑袍,有一队着红服的人,哪不明白这些人是锦衣卫的。
村民都显得很紧张,经过人传人的渲染,锦衣卫在他们心中早如鬼差般让人害怕。
柳芸进了里正的家,坐在正堂里,屋内同屋外一样的寒冷。
柳芸的手炉也有些凉了,肖五从她手上拿过手炉,打开盖子,又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拿出几块无烟的碳块往手炉里加。
这些都是吴嬷嬷反复交待他的事。
柳芸轻笑了一下,想着自己过去什么事不做,现在就差让人端着碗喂饭。
里正跑进跑出,他生了一个大火炉,又去端姜茶。
郭捕头大步走了进来,他一屁股坐在火炉前的小凳子上,伸出手烤着:“柳大人,仵作让在下对您道:人是先杀了后焚尸。
死者胸口中了一刀,头上被砸得凹了进去。
看这样子是仇杀。”
柳芸嗯了一声:“得先查到死者是谁,才能查因何事被杀的。”
郭捕头问:“如何查,人都烧得面目全非了。”
柳芸道:“赏银的办法。
你到外面对村民们道,提供死者线索的人给银子一两到五两不等,案子一破便支银。”
“好,这就去。”
郭捕头站起身往外走。
里正先给柳芸端了一碗姜茶,肖五接过来放在一边。
外面的东西哪能让夫人吃,吃出了事就麻烦大了。
柳芸对里正道:“理正,你稍后陪着我一户一户前去查看问话。”
易兴一愣:“大人,乡下路不好走,您别亲自去了,叫人去吧。”
柳芸摇头:“这事我得亲自去查。”
她还是认为此事同本村有关,昨天是元宵节,人都会在家过节。
寒冬腊月元宵佳节的时候,谁会远离自己的家,跑到这里来杀人烧尸?
她在心里暗暗想着:一更天是晚上七点到九点,这个时辰乡下正在用晚食,有食得早的人家已上床歇息了。
昨夜是元宵节,应天府城取消了宵禁,有没有可能是有人观灯后,结伴回来的路上,发生了争执,一怒之下就地杀人焚尸?
她问:“理正,有哪个村回家要经过你们村子的?”
易兴摇头:“我们村子后边是条小河没路了,人要走就是走前面的那条直路。
那边有几个村,还有一处林园。”
他说的直路就是刚才柳芸坐马车来的那条道。
柳芸站起来走出易兴的家,她站在外院向远处眺望:从她下马车的地方,走到草堆的地方,有两条田梗。
昨夜月亮又圆又亮,此处是村口,随时会有人出来,在明亮的月光下、在村口处杀人不合常理。
此时柳芸对报案的易风升出了一丝怀疑。
处于村口的易风,若杀了上门要债或者寻事之人,完全可以人不知鬼不觉。
柳芸转身进了屋内,她坐下来开口问易兴:“理正,易风家有几口人?”
易兴道:“四口,老母,两夫妻,一个五岁儿子。”
“他欠人家银子吗?”
易兴笑了:“别人欠他银子差不多。
我们易村最富的就是他家。”
“哦,为何他家最富?他靠什么赚的银子?”
“嘿,他之前打短工,他干活的那地东家大方,他平日收入比普通人高几倍。
他过年更是大发了一笔,说来真是神奇的一件事。
这易风一直在应天府城里的一家酒楼打短工,年前他在酒楼堂内擦地,听见有一人跑来对掌柜道:东家叫你将手上所有的银子去下注,买貌美。
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