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统率的人数没变,但却拥有了可以和诸位裨将军、校尉共议军事的权力,算是一个很大的好处。
帅帐之中,李信和昌平君等人各自坐下。
李信坐主位,昌平君坐右侧,蒙武、辛梧、赵佗等人则是坐在左侧。
这座位的方向顺序,将地位高低也分的清清楚楚。
【鉴于大环境如此,
一番客套之后,便进入正题。
「此番大战,由君侯为吾等掌管后勤,调运粮秣,真是辛苦了。
」
「都是为大王效力,何来辛苦之说。
」
昌平君温和一笑,那笑容映在赵佗眼中,却显得十分可怕。
伐楚之战,按照原定的计划,是由李信和蒙武率兵征战于前,昌平君则坐镇淮阳,主导为大军输送粮秣之事。
可以说,那二十万大军的命脉就掌握在眼前的君侯手中。
一想到这个,赵佗就全身发软。
眼前的形势,可真是前有狼,后有虎,不管是在前方担任作战部队,还是在后方搞后勤,全都是危机重重。
若无昌平君,赵佗此番大可以请命在后方押运粮秣,便可以成功躲过正面战场的大败,保全性命。
但正因为秦军的后勤掌握在昌平君手中,赵佗就不敢请命殿后了。
要是他请命在后,归于昌平君指挥下,鬼知道对方叛乱的时候,会不会先将他干掉?
至于将昌平君叛乱的事情提前告知李信。
看看李信那满脸尊敬的神色,会信你吗?
而且他赵佗根本拿不出证据,若是敢乱说话,一个诬告君侯之罪,就足以将赵佗打入囚牢。
人家都不用动手,你可能就直接身陷令圄中了。
唉……
就在赵佗心中哀叹此战凶险的时候。
昌平君已经提起了大战的话题。
他笑着问道:「伐楚之战即将开始,不知李将军是否有破敌之策?」
听到这话的瞬间,赵佗全身毛骨悚然。
昌平君,这是在刺探秦军的伐楚策略啊!
起飞的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