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的掌握科里的情况,便于理解户籍政策的条条框框。
二是为了方便统筹,提升工作效率。
三是为了明确责任,作为一个仓促转岗的女警,夏洁情况还没弄清楚就接手了科室临时负责人。
既然如此,那就要把责任分清楚,免得不明不白地背了锅。
小章道:“我手头还有一个新生儿登记,家长没带全手续,明天应该就能完成,也没有其他旧业务存着。”
负责身份证办理的小胡道:“我这边今天的工作都办完了。
就是有二十几个省公安厅寄回来的身份证,挺长时间没人来领了。”
夏洁道:“具体什么情况,类似这种办了身份证以后长期不来领的人很多吗?”
小胡道:“其实有不少。
大多数人现在一般都是要出门了会着急用身份证,买票、住宿都离不了它。
如果就在本地就很少会用到,长期身份证的办理期限为两个月到三个月,这时间一长就容易忘了。
还有一部分人,纯粹是懒得来取,反正在咱们这里也丢不了,就不着急了。”
夏洁道:“老在咱们手里压着也不是个事。
胡姐,你明天将这部分积压在咱们手里的身份证分一下类,打电话通知他们一下。
如果是那些年事已高,不太方便领取的,咱们可以提供送证上门的服务,我看已经其他地区的兄弟单位这么做了,群众的满意度很高,咱们也可以学一学嘛。”
小胡道:“好的。”
就在这个时候,在外面值守的小陈进了办公室,“夏警官,外面有个群众要办理落户,您看这事怎么处理?”
夏洁不解地问道:“按照规定办理就行啊,这是有什么特殊情况?”
小陈道:“夏警官,这个老太太已经来过好几趟了。”
夏洁起身往外走,同时问道:“具体什么情况?”
一出办公室就看到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坐在等候区的椅子上,怀里搂着一个六七岁大的女孩。
小陈答道:“老太太姓张,无儿无女,靠领低保和捡破烂为生。
这个要落户的女孩是她六年多以前捡破烂的时候在一个垃圾箱旁捡到的一个弃婴。
她把这女孩养到六岁半,现在女孩明年九月份就该上学了,所以她想把孩子的户口落在她的户上。”
夏洁皱眉问道:“这好像不符合落户政策吧?”
小陈点了点头道:“是不符合政策。
小女孩没有出生证明,两人也没办理正式的收养手续。
按照收养的规定,收养人应当年满30岁,与被收养人相差40岁以下,老太太今年七十六了,两人之间都差了七十岁,肯定不能办理。
可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没有户口就不能报名,办理学籍什么的都需要户口。
夏警官,您看怎么办?”
夏洁没作答,而是绕过工作台走到了张老太面前。
张老太看到夏洁过来就立即站了起来,“警察同志,我这都跑了五趟了,能不能给我闺女落户口啊?”
夏洁摸了摸女孩的头,“奶奶,这孩子叫您……”
张老太道:“原来叫我奶奶,可是咱们派出所的同志告诉我,必须有领养的关系才能落户,所以就让她改口叫我妈。
可这孩子……来,宝儿,叫妈。”
女孩看着张老太,张了张嘴没叫出来,带着腼腆的笑容扑进张老太的怀里。
张老太没好气地轻轻拍了小女孩一下,“这孩子,你不叫妈,就落不上户口,就上不了学,以后怎么办啊!”
夏洁蹲下来,从兜里身上摸出一支圆珠笔递给小女孩,“孩子是叫宝儿吗?宝儿,姐姐送你的礼物,以后上学时用。”
张老太连忙道:“宝儿,你看咱们净遇上好人了。
赶快拿上吧,谢谢警察姐姐。”
宝儿怯生生地接过笔,小声道:“谢谢警察姐姐。”
夏洁耐心地解释道:“奶奶,你们两个人的情况比较复杂,这次肯定没办法落。
您先带着孩子回去,也不用再往这跑了,我们会想办法帮您办理的。
我向您保证,我一定帮您找到一种最妥当的解决办法。”
张老太还是有些担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