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的建筑群如果从风水学角度来说,就是依山傍水,是一片风水极佳的场所。
堂和碑二者都建在广州市传统中轴线上,一方面是因为纪念堂是从中山先生就任非常大总统时的总统府旧址上新建的;另一方面也是吕彦直先生为了突显中山先生当时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意为之。
整个建筑群都是沿着中轴线对称式分布。
这块‘总理遗嘱’的巨型花岗石碑面,高13块砖,与中山先生执政年数相同;宽五块砖,是指中山先生提出的‘五权宪法’。
上面的遗嘱,是中山先生对未竟事业的寄望。
‘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
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
此时的纪念碑从首层的石拱门进入,可以经旋梯到达二层。
就在张维扬背诵“总理遗嘱”
的同时,两个人也到了纪念碑的二层。
张维扬道:“从这里往西北方向走不了多远,应该就到了广州着名的五羊石像,可以说那里是广州羊城之名的最好注脚。”
周晓白问道:“维扬,怎么感觉你对这里这么了解,你也提前做了准备工作?”
这个问题,难道要说张维扬上辈子来过这里吗?
谁让这里是建筑大师吕彦直的作品,当年在广州旅游的时候,中山纪念堂和越秀公园是他最先去的地方。
张维扬含糊地说了一句。
“嗯!
跟你一起出来总是要做点准备的。
整个广州城,现在最有名的游玩场所就是越秀公园了,我肯定是要准备的。”
这话张维扬说得毫无破绽,周晓白当即就相信了。
两个人在越秀公园玩到中午,这才骑着自行车向南而行,去海珠区的一家烧鹅店里就餐。
这家店是周晓白选定的,是她之前与战友一起去过的一家广式茶餐厅。
途中从经过解放大桥。
在桥上可以看到,宽阔的珠江水面上不时有几艘客船驶过,当然更多的还是渔民们自家的小木船。
这样的场景自然是之前一年多一直都在北方的张维扬难以见到的水乡场景。
离开烧鹅店的时候,张维扬还给战友们带了点烧鹅和叉烧,给他们改善一下伙食。
至于钱,是周晓白掏的。
文工团的补助本来就比他这个新兵要高,周晓白又有家里寄的钱,根本不差钱。
暂时比较穷逼的张维扬也只能吃了一回软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