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约会下(2 / 3)

张维扬竖起了大拇指,道:“钢琴诗人啊,晓白你还蛮有品位的。

前几年,我也听过他的几支曲子,确实不负盛名。”

自己的这个女朋友放在二十一世纪,那就是妥妥的一枚文艺女青年。

不过在这个年代,好像女生们对于文艺作品都很痴迷,周晓白顶多算是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接触的文艺作品稍微高雅一些。

周晓白点了点头道:“我从小时候起就在母亲的引导下读诗歌、听音乐,最喜欢的就是肖邦的曲子。

我的母亲曾经说过‘肖邦的夜曲是用音符组成的诗,要欣赏肖邦的音乐,必须具备诗人的情怀。

’”

得到张维扬认同的周晓白心情更加愉快,大约就像自己安利给朋友的爱豆让朋友成功粉上的心情差不多。

她已经很久没有和人讨论音乐、诗歌这类文艺作品了。

家里人不行。

她的父亲古板,母亲心若死灰,而两个哥哥已经去当兵了。

朋友也不行。

这两年因为某些原因,她连学校去不了,这个初中还不知道什么时间能毕业呢。

当年上学时的朋友,现在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胡混呢。

大院里的同龄人,大多数都是和张海洋一样打架、滑冰、拍婆子的顽主,他们在打架斗殴中挥洒多余的精力,谁还会关注这些东西。

唯一一个常来常往的闺蜜罗芸对于文艺作品又不热衷,心思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张维扬的出现,大约让她有了一种得遇知音的畅快感。

“如果说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和耳朵,我觉得人人都可以是拥有诗人情怀的,因为世间万物自有其美感。

你就比如上面这幅画。”

说着,张维扬指了指头顶枋梁上绘制的一幅图画。

颐和园中的长廊北靠万寿山,南向昆明湖,全长七百余米,各处枋梁共有彩绘图案一万余幅,也是颐和园的一处知名景观。

不过由于近几年一直没有妥善维护,长廊上的彩绘图案有不少已经脱落了。

就比如两人休息的这一段,枋梁上绘制的图画已经有些模糊了。

周晓白抬起头看向上方的图画,仔细辨认了一下,道:“好像是一员武将在追杀什么人,具体的看不太清楚了。”

“这幅彩画的内容是《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画中的银袍将军正是西凉锦马超,那个纵马逃跑的就是大奸雄曹孟德,角落里还有一个赶来救援的曹军武将,应该是曹洪。

尽管有些模糊,也能看出当时画师的技艺相当出色,在长廊这么多彩画中也算是精品之作。”

张维扬也是刚才注意到头顶这幅彩画就是《三国演义》中一个名场面“割须断袍”

这个故事中的两位主角,其名气和世纪也不用多说。

一位是神威天将军,西凉锦马超,长得一张只有读者老爷才配拥有的帅脸。

一位是三国第一人,谯县曹阿瞒,嗯,大约诸位也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魏武遗风。

一说起专业相关的东西,张维扬的谈兴就压不住了,“你看,这幅画采用的是苏式彩画的技法,也正符合了颐和园的设计初衷。

颐和园的前身是乾隆年间修建的清漪园,本就是参考他下江南游玩时绘制的江南园林图纸而设计的,江南私家园林的风格比较明显。

比如梁思成先生曾暂居过的谐趣园,它就是仿无锡寄畅园修建的……”

周晓白微笑地看着张维扬侃侃而谈,一点也不介意他已经聊得偏离了刚才的话题。

“你再看曹操的服饰,其实这一套服饰的拼接痕迹很明显。

头上的长翅帽是宋代文官的官帽,这种帽子最开始是为了防止官员们在朝堂上交头接耳的才由宋太祖赵匡胤发明的。

曹操身上的衣服则是宋代武将常穿的衣服。

这也说明了,清朝的人们绘制这些图画的时候,是拿宋代的画像进行臆造的,说明他们实在没有东汉末年的服饰样式来作为参考,只能选一个时间较早的朝代作品用以参考……”

说到这里的时候,张维扬猛然意识到自己好像扯得有些过远了。

低头一看周晓白正笑眯眯地看着他东拉西扯,于是说道:“实在不好意思

最新小说: 帅小白封神路 小师妹在仙门杀疯了 金戈丽人行:天命之魁 大佬绝嗣!我一夜怀上他两个崽 陈长安顾倾城 诱吻春夜 我有万千技能 陆源赵蒹葭 许艺宋晏明 求你,饶本妖一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