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消了点气,觉得这还像句人话。
于是在罗南德的指挥下,停止了攻城,撤回了草原。
见敌军撤退了,仇鸾倒是愣住了。
这什么情况啊,虽然是好事儿,可和萧风说的不一样啊!
不是两扇磨盘碾碎敌人的吗?不是一扇不动一扇动的吗?现在自己不动的这一扇顶住了,可动的那一扇还没到呢啊!
不管怎么说,仇鸾总算松了口气,他安排完布防后,去看了一眼林彤。
林彤已经从昏迷中醒过来了,他苦笑着看着仇鸾:“大人,你一定想掐死我吧?”
仇鸾点点头:“不过我想了想,你那些胡言乱语也没人会信的,也没人敢信。
蒙古人退兵了,你放心养伤吧。”
林彤皱着眉头想了想:“他们还有多少人?”
仇鸾也想了想:“估摸着还有六七万人吧,连死带跑的,也就这些了。”
林彤忽然道:“大人,还有六七万人,他们不会这么轻易退兵的。
蒙古人都是部落制的,他们的首领要发动战争,就一定要有好处给部落,否则就可能会被推翻。
这次他们损兵折将,虽说开始时都是漠南的部落被迫当的先锋,可后来这些天,漠北蒙古人也死了很多。
他们这么惨败而归,一点东西都没得到,他们怎么跟部落交代?以我之见,他们应该是麻痹我军的。”
仇鸾想了想,微微点头:“你好好养伤。
现在咱们防线人手足够,就是他们杀回来,也不怕!”
话音未落,黑夜中已经响起了火枪声和喊杀声,果然蒙古人卷土重来,用最狂暴的攻势,发动了最后的总攻。
暗夜之中,喊杀声四起,最后的决战无比惨烈,双方都知道,这一夜就是决胜负的时候!
趁着黑夜摸到近处,但一直隐身,按兵不动的李成梁,终于拔出了佩剑,冷冷地看着远处的火光。
“先兜到后面,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冲锋,别给罗刹人转身开枪的机会。”
但李成梁一直冲杀到城墙附近,都没有看到罗刹人。
当蒙古兵杀红了眼只顾前冲的时候,罗刹人在后面放了一会儿枪,然后就偷偷地撤退了。
为了麻痹蒙古人,他们一边撤退还一边回头放枪,制造出仍然在后面支援蒙古兵的假象,直到跑得无影无踪。
腹背受敌的蒙古兵们直到此时才惊觉罗刹人的背叛,在绝望之中,终于放弃了攻城,跳上马死命突围。
眼见敌人已经溃不成军,李成梁带着骑兵队在四处截杀,城中兵士无不高声呐喊,恨不得跳下城去砍杀。
仇鸾经过这几日的鏖战,体内的先祖之血已经觉醒。
他敏锐地察觉到,现在是个绝佳的机会。
敌军虽然溃败,但仍有数万骑兵,因为攻城几乎不用马,所以蒙古人的马匹足够富裕。
李成梁的兵马从远处了望,超不过三万人,如果不是敌军无心恋战,谁胜谁负还很难说。
时间一长,没准敌人就能缓过神来,到时局面就不好说了。
现在自己城中有增援赶到的部队,至少有五万骑兵。
若是冲出去和李成梁继续形成夹击之势,则蒙古人再凶悍,也无力回天。
可是林彤已经伤得上不了马了,调兵的将军是京营出来的,没打过这种草原上的野战,经验不足,
仇鸾想着林彤骂自己的话,他咬咬牙,跳上战马,喝令调兵的将军集合骑兵,准备出城。
胡大小声提醒他:“大人,萧大人说过,你这扇磨盘是不应该动的吧?”
仇鸾愣了一下,再次看向城外的战场。
黑暗之中,火光四起,照亮了半边天。
当大同城门打开的那一刻,仇鸾带着四大护卫冲出了城门。
黑夜即将过去,草原上迎来了第一缕晨曦。
仇鸾感觉自己冲出的不仅仅是城门,而是自己的一道重生之门,穿过这道门,他才能找回那个曾经的少年。
那时他还不会吃空饷,那时他还不会为了活命不顾一切,那时候,他还是咸宁侯仇钺之孙,整个大明最有希望的武将之星。
看见大同城里冲出来的骑兵竟然是仇鸾率领的,正在指挥火枪队和骑兵截杀蒙古兵的李成梁也惊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