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都觉得飞机就是那个样子而已而现在当他站在这架机长过了22米翼展过了3o米高度过了6米的庞然大物的时候这才明白为什么罗云冲要说轰炸机群是空中舰队了。
如果有上千架这样的轰炸机飞临日本城市的上空恐怕连太阳都会被遮住而铺天盖地落下的炸弹足够小鬼子受的了。
其他的轰炸机也6续到达了最后有36架“狼鸠”
降落在了机场上。
这批轰炸机都是试飞时用的后来回厂按照正式定型后的标准进行了改装。
按照帝国以前地规矩这些试验机是不能装备部队的多半都会被回收或者是送几架到航空博物馆去。
可现在是战争时期节约是必须的让部队尽快拿到飞机尽快让飞行员适应新轰炸机这更有必要。
因此这些试验机也全被利用了起来。
反正执行轰炸任务的都是新制造的轰炸机而绝不是这些试验机。
傍晚的时候36架轰炸机再次起飞数次通过机场并且围绕着济州岛飞了一圈返回时组成了密集编队一起从机场上空通过。
这是廖汉翔安排的名义上是检阅部队而实际上则是向附近的6航示威让6航知道海军的轰炸机已经来了。
这也祈祷了很好的效果在机群第二次降落在西归浦机场上的时候很多附近的6军官兵都赶了过来用惊讶好奇震惊的眼光看着这种巨大的轰炸机。
晚上廖汉翔为第一批到达的36队机组成员举办了接风洗尘宴他还把附近机场上的所有海军军官都邀请了过来。
这简直就像是过大年(唐帝国的风俗大年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一样的热闹。
那些飞行员(机组人员而狭义则只指驾驶飞机的人)谈仁皓也抓紧这个机会认识了好几个优秀飞行员还虚心的请教了一番。
当这些飞行员知道刚才跟他们聊天的是海军少将的时候一个个都惊讶不已。
热闹了一个晚上后飞行训练从第二天就开始了。
又三十六人组成的教练团各负责训练一批飞行员。
先是由教官做机长受训的飞行员做副驾驶而导航员投弹手也将一起上机。
直到教官做副驾驶受训飞行员做机长的时候机枪手才登机进行飞行时的射击训练。
为了加快训练进度教官一天要飞四到五个架次每次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
而受训的飞行员则至少五天飞一次其余的时间则接受其他的训练(求生跳伞等等)并且消化掉飞行训练中吸取的经验。
具体的训练工作是由罗云冲负责的谈仁皓将郝东觉留在了罗云冲这边。
在编制上郝东觉仍然属于西太平洋战区参谋部而他则在战略打击部队工作算是借调吧。
而廖汉翔也将第一军的司令部建在了西归浦只是他也很快就离开了济州岛赶到哈飞与沈飞去催促工厂尽快把新轰炸机生产出来以满足那么多飞行员的训练需求。
谈仁皓回到了青岛战区参谋部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去做呢。
他也想留在济州岛可这边的事情根本就放不开。
他刚到战区参谋部就见到了一个老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