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骂完凤姐儿,贾母又礼敬的对张太医问道:“敢问张神医,不知我家丫头这身子,该如何调养?”
张太医笑道:“老太君无心过忧。待我开一道养气补血的方子,再加一道安神养胎的方子,此后只需让夫人在家静养,不为外事烦忧。
并且每日按时辅以药物调养,不出三月,定保无虞。”
贾母闻言,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忽然责备贾琏:“你也是个不长心的。
你自己媳妇儿怀孕了你都不知道不说,还让她劳心费神。
我可是听说了,今晚这乔迁宴,全是她一个人在操持,你是一点没管!”
贾琏本来就有些后悔自己的疏忽,此时被贾母责骂也不恼,而是很自觉的低头受领:
“老太太教训的是,孙儿知错。”
鉴于贾琏态度良好,贾母也不好再说什么。
事实上,她也没太足够的立场教训贾琏。
让凤姐儿管家,最开始虽是王夫人的意思,但她见凤姐儿管家利索,因此大力支持,让其他人无法撼动凤姐儿管家的地位。
于是待贾琏送张太医下去写方子、喝茶之后,就对王夫人道:
“从今儿起,管家的事你就别劳烦凤丫头了。
要么你自己来管,要么就让珠儿媳妇帮你。
总之,谁再敢劳累了凤丫头,我定亲自拿她是问。”
见凤姐儿似乎想要说话,贾母坐在她身边,不容置疑的说道:“凤丫头,这件事你必须听老祖宗的。
你没听太医说,你不过是仗着年轻,所以才熬得住。
但是你即便不为自己着想,难道你想让肚中的孩儿也陪着你受累?
万一真有个什么好歹,到时候有你后悔的。”
凤姐儿闻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没有再说什么。
贾母见状拍手凤姐儿的手叹道:“从今儿开始,你就安心在家调养身子。
每日也不必再到我那儿去请安!
这是命令。若是让我知道你大早上再过来,我定给你一顿好骂。”
凤姐儿听了又好笑又感动,终究点点头:“多谢老祖宗慈爱~~”
旁边的王夫人这时候才道:“老太太说的在理,家里的事着实不应该再劳累凤丫头了。
不过我如今精神头也短,也不大有精力。
不如这管家的事,往后就交给珠儿媳妇儿吧。
等到凤丫头安全诞下孩子之后,若是身子养的好,到时候再交给她来管也是一样的。”
贾母对于王夫人的偷懒有些不满。
因为她知道李纨的性子软弱,不大可能制住家里上上下下这些人。
尤其是现在家里的情况还有些复杂。李纨多半是把握不住的。
只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她也不好因此责备王夫人,毕竟她当年也是早早让王夫人当家,自己享清福的。
贾母哪里知道王夫人的心思。
王夫人并非一定要逃避责任。
而是她自知现在家里局势复杂。
她这边正院还好说。
若是牵扯到贾琏他们这一边,她到时候如何管?
若是管的深了,难免有过界之嫌,遭人厌烦。
若是纵容了,又会被人质疑管理不善,不如凤姐儿。
因此不如让李纨出面,她在后头看着,如此不管发生任何事,她也能居中调节。
所以她并非不管,而是需要李纨来做她的代言人。
但是李纨却不是个贪权的人,她也自知自己不如凤姐儿会来事。
以前她也冷眼看着,这一家子一天到晚不知道多少事情,她可没信心做的像凤姐儿那般面面俱到。
但即便如凤姐儿那般,以前还经常被下人抱怨。
于是婉言推说,自己恐怕做不好。
她这么表态,一则表示自己无意与凤姐儿争权,二则也是丑话说在前头。
万一将来管家真的出了什么差漏,大家也不好过于责怪她。
贾琏将张太医送走,并额外封了他一封大红包之后,方才回来。
正好听到贾母等人在讨论管家这件事,于是提议道:
“大嫂子是个清静人,不喜欢理会这些俗务也是有的。
我给大嫂子举荐一个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