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的提议,给了她可操作的空间!
只要贾琏这边不着急要人,她甚至可以先瞒着不告诉家里。
反正女儿还小,且刚好经历过太子一事,想来家里也不会急着给她另外安排亲事。
甄家太太的思维完全活跃过来。
身为大家族的族母,她思考问题肯定不会和普通母亲一般,她也会为了家族考虑。
倘若甄家注定要遭受一番劫难,有女儿和贾琏这一层关系在,自然是多一层保险。
若是贾琏能够助甄家一臂之力,将来将女儿许给他自然也没什么大问题。
倘若甄家并没有受到什么牵累,将来海阔凭鱼跃、更上一层楼,或者说贾琏的皇孙身份这个雷在哪一天爆了,没有像眼下这般如日中天,甄家自然也就没必要做折本买卖。
综合来看,在女儿明显已经失身给贾琏的情况下,留下几年的缓冲时间,对甄家而言是有利的。
更有一点,甄家太太岂能看不出贾琏的自信?
结合贾琏皇孙这个身份,她不免多出几分遐想。
贾琏作为当事人,肯定比她们这些外人知道的更多。
不论是将来贾琏和宁康帝彻底消除伯侄嫌隙,再次得到重用,还是有一天太上皇出关重新掌握大权,这都意味着,贾琏的身份会变得贵不可言。
若是那样,家里出一个亲王妃,哪怕不是正的,也肯定不亏的啊……
脑海中思索着千般想法,最终甄家太太道:“好,我可以应允这个约定。不过你也得答应,在此期间,绝不可向外透露你和嬛儿的关系,影响嬛儿的清白。”
贾琏微微一笑:“这是自然。”
约定达成,二人之间默契的没有再就这个问题多做讨论。
在气氛沉默了片刻,甄家太太道:“哥儿之前所言,似乎语有未尽之意……”
贾琏一挑眉,面带笑容。
甄家太太见状也不再藏着掖着,直言相询:“倘若皇上真的翻起旧账,我等该当如何应对?”
若是没有出太子这个事,她是不太担心的。因为这种几代人积累下的旧账,早就有一套成熟的应对方案和说得过去的说法。
只不过眼下宁康帝显然不像前面几代皇帝那般好说话,他可是敢兵变逼宫的狠人。
万一对方真要这个时候翻旧账,说不定真就趁着太子一案把她们甄家给办了,到时候她们连说理的地方都没有。
同时她心里也不禁有些后怕。
到了此时她也明白为什么先前贾琏会说话说一半了。
她不知道贾琏所言的“翻旧账”是有所耳闻还是单纯为了拿捏她甄家而找的把柄。
这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