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武侠仙侠 > 华山再临 > 第四十二章 义诊风云(下)

第四十二章 义诊风云(下)(1 / 2)

    威远镖局众人的到来,虽引起了一阵骚动,但王执事沉稳应对,将总镖头完颜洪安置于城隍庙内静室救治,并未过多影响前院的义诊秩序。只是原本坐于陈实身侧的刘济民老先生被请入内协助,陈实这边的压力顿时大增。

    队伍依旧漫长,病患形形色色。陈实摒弃杂念,全神贯注于眼前的病人。他处理着一个又一个或常见或古怪的病例:化脓的指疮、顽固的湿疹、小儿疳积、老人的风湿痹痛……他依旧秉持着那套严谨得近乎刻板的流程——望闻问切,细致清创,规范包扎,不厌其烦地叮嘱。

    在处理一个因耕地被犁铧划开深口、污物嵌入的老农伤口时,陈实坚持要用煮沸放凉的盐水反复冲洗,再敷上他特制的消炎药膏。老农起初嫌麻烦,嘟囔着“往年随便糊把土也就好了”,但在陈实温和而坚定的坚持下,最终还是接受了这套“穷讲究”的法子。

    陈实没有施展什么神奇的“仙术”,但他那套迥异于寻常郎中的、强调“洁净”与“规范”的处理方式,以及那份面对贫苦病患时不减分毫的耐心,正如同润物的春雨,悄然改变着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也将“陈先生”与“靠谱”、“有效”牢牢绑定在一起。

    整个下午,他都在这种高强度、需要持续专注的状态下度过。精神高度集中,手下精准操作,间或还要应对各种询问。在这种状态下,他发现自己尝试维持那“被动修炼”的难度倍增。心神如同被拉扯的丝线,在“对外诊治”与“对内观照”之间艰难摇摆,往往刚捕捉到一丝内息自行流转的苗头,便被病患的**或弟子的请示打断。

    然而,他并未气馁,反而将其视为一种更严苛的锤炼。他不再追求长时间维持,而是利用每一个极其短暂的间隙——低头书写药方的瞬间,等待病人描述病情时的片刻宁静——尝试瞬间将心神沉潜,如同蜻蜓点水,一触即起,只为保持那种“感觉”不彻底湮灭。

    一次,在为一个咳嗽不止的妇人诊脉后,他低头斟酌药方,笔尖悬停的刹那,他下意识地凝神内观。就在那电光石火间,丹田内息竟真的在他未主动引导的情况下,自然而然地随着他平稳的呼吸,完成了半个极其缓慢的周天循环!虽然只是短短一瞬,但其流畅与自然,远超之前任何一次尝试!

    有效!在极度专注后的短暂放松间隙,这种状态更容易捕捉!

    陈实心中豁然开朗,仿佛找到了一把关键的钥匙。这不是取巧,而是对心神掌控力提升的体现。

    傍晚时分,义诊接近尾声。王执事从内室走出,对陈实微微颔首,示意完颜总镖头的情况已暂时稳定。也就在这时,孙镇长陪着一位身着绸缎长衫、气度更为沉稳的老者走了过来。

    “陈先生,”孙镇长笑容可掬地引见,“这位是咱们金堆镇‘济世堂’的东家,也是咱们镇的族老,李复明李老先生。李老先生听闻先生妙手仁心,特来一见。”

    李复明须发皆白,目光温润中透着精明,他拱手笑道:“陈先生年少有为,老朽佩服。先生所用之伤药,效果非凡,不知……可是华山派秘制?”他的目光似不经意地扫过陈实手边那罐特制药膏。

    陈实心中了然,这是地方药铺东家嗅到了商机,前来探听虚实了。他神色不变,谦和回礼:“李老先生过誉。此药膏乃晚辈根据家传伤科笔记,结合本地药材特性,自行摸索调配的粗浅之物,并非师门秘传,让老先生见笑了。”

    他既点明了药膏来源(家传,继续模糊背景),又暗示了可根据本地药材调整(留有合作余地),同时

最新小说: 令狐志传 一气朝阳 在洪荒悠闲种田的日子 苟在修仙界娶妻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春晓春晓满院绿杨芳草 兰若仙缘 风起归歌 仙父 合欢宗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