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笔试(3 / 3)

bsp;  更准确地说,在抛物线轨迹覆盖的整个水平距离上,纵坐标y值定义了手里剑的飞行高度。能够被击中的敌人,其要害部位必须位于这个不断变化的y值所定义的“危险截面”内。

    这意味着目标的身高不能偏离某个特定范围太多——既不能太高导致要害超出轨迹最高点,也不能太矮致使要害始终低于轨迹最低有效命中高度。

    经过短暂的心算和空间想象,他得出了第一个结论。

    那么,最合理的答案应该是“身高约1.7米左右的敌人”。因为这个身高的忍者,其胸部或头部要害在站立状态下,有很大概率会处于抛物线B在有效射程内各点的纵坐标覆盖范围内。

    接下来是第二部分——平面战斗时的最大射程。

    当双方都处于平面,失去高度优势时,最大射程需要重新计算。根据斜抛运动规律,在初速度不变的情况下,抛射角为45度时射程最大。

    已知有高度优势时,树高7米,最大射程为图示的30米,那么通过斜抛运动公式反向推导……

    他在草稿纸上快速列出几个公式。

    有高度h时的射程R=(vSin2θ)/g+(vCOSθ)√((vSinθ)+2gh)/g

    平面时(h=0)最大射程R_maX=v/g

    通过已知的h=7m,R=30m,可以反解出初速度v,再代入平面公式……嗯,计算结果大约是24米。

    得出最终答案后,鸣人内心有些意外,题目意外的简单啊。

最新小说: 京圈大小姐在敦煌搞数字化 我在民国当灵异侦探 重生巨兽哥斯拉,14亿人投喂我 万相阈限 真千金她丢的不是马甲是人 快穿:美人总被强取豪夺 话语之人类繁衍的意义 灵泉双璧:异世同辉 说好攻略恐怖片,神秘复苏什么鬼 梦飞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