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大幅提升。
“当初徐才人那点小事给怀校长一个面子,真是再划算不过。”宋词摩挲着下巴喃喃道,随即正色,“不过说到底,还是大势所趋吧?”
“确实如此。”柳晓娴颔首,学者本色自然流露,“国家队现在精力和经费都集中在北斗导航、探月工程这些重点任务上。
已经十分成熟的一次性火箭技术路线更稳妥,风险可控,不可能转攻前期投入巨大、风险极高的火箭回收技术。”
望向儿子,眼中带着骄傲:“既然你有雄心要开辟华国航天新纪元,上面自然乐见其成。”
张晓平忽然轻叹:“其实火箭回收技术,国家队早就做过详细论证。”
见母子二人望来,语气深沉:“不过最终还是选择放弃了!不仅是基于当前技术与经济现状,更是出于风险考量。
火箭回收,就像在100层高楼,将一支笔精准扔进地上的笔筒,太难了。”
“我明白。”宋词嘴角带着微妙笑意,心中了然,若不是能在金融市场薅欧美羊毛,动辄数亿美金研发费用,他也撑不住这样烧钱。
虽说资金雄厚,前期不计成本投入,但要持续发展,经济账还是要算的。
手指无意识地敲击桌面,随口询问:“晓平,一枚火箭回收使用几次可以回本?”
张晓平整理了下思路,十分严谨的回答:“宋董,我们做过精细测算。
若发动机或一级箭体能成功回收并重复使用5次以上,就能显现经济效益;若能使用十次以上,成本优势将极为明显。”
宋词立刻听懂了潜台词,5次回本,十次大赚。不禁想起前世马斯克猎鹰火箭已然能够回收三十次以上,难怪能支撑星链计划那样密集发射。
张晓平继续解释:“每次回收主要成本在于翻修、检测、二次制造,以及推进剂和发射服务费。
回收部件每多用一次,就等于省下一笔新造费用,边际成本会显著下降。”
柳晓娴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补充道:“元旦,回本不能只看回收次数,还要考虑翻新维护的实际成本。
以及最重要的发射市场需求。必须有足够多的发射任务来消化可复用火箭,否则回收再多也是闲置。”
宋词点头,火箭回收的经济账,本质上是通过重复使用昂贵硬件来摊薄单次发射成本。
至于盈利模式,心中早有计划。
只待技术成熟,与华为等国内巨头合作,打造属于得文的卫星网络,那才是真正的蓝海。
又谈了几句技术细节,张晓平便起身告辞。办公室门轻轻合上,只余母子二人。
“师师又要进剧组了?”柳晓娴看似随意地询问,手指轻摩挲着杯沿。
“嗯。”宋词应了一声,目光停留在窗外的城市轮廓。
见儿子似乎不以为意,柳晓娴犹豫片刻,轻声劝道:“师师当不当演员不重要,早点给你生个孩子才是正事,该考虑继承人的问题了。”
“我晓得。”宋词转过身,笑容温和,“这部剧是她早就接下的,剧组等了大半年,不便反悔。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