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的贡献是超过商人的!
也是为了避免舍本逐末!”
郑玄说了自己对于四民的看法。
“郑老学识渊博,小子佩服!
郑老也说的管子提出的是符合春秋时期的,那适不适用现在呢?琮以为并不适用!
管子受制于其当时比较落后的生产力!
春秋时期的五谷杂粮产量较低,因此自然要先保证百姓能吃饱,而当下,随着稻谷产量的不停提升,很显然,需要根据时势进行改变!
对于一些富硕的家庭已经不满足于吃饱,他们希望吃的更好,这是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事情!
因此商贾使得他们能满足他们的需求!
郑老亦是提出,避免舍本逐末!
农业为国之根本,小子以为,商业流通,对商人收取重税,将税收反哺到农业上,同样可以避免舍本逐末!
而且农业作为吃食,随着技术的发展的,产量会越来越高,百姓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他们会有更多的需求,不管是吃还是精神上的!
何为精神上的,如读书,如知识,这类便是精神上的享受,难道百姓就不能有这种嘛?我觉得应该有!
所以四民在现在看来,不应该有贵贱,四民皆是平等,而小子窃以为,士不仅仅包含士大夫,同时包括军士,军士保家卫国,没有军士的付出,诸位还来安稳的环境生活?
小子自认为也算是士子,士大夫一员,但是小子认为不能吃着别人的饭去砸别人的碗!
诸位所吃的,皆是农民种出来的,经过厨子加工为食物!
诸位所穿的都是都是农民种出来的,经过裁缝等加工成为衣衫,鞋子,被褥,包袱等,诸位所用的皆是工匠所制成!
一些新鲜的玩意,如葡萄,西瓜,石榴等蔬菜,水果等都是商人从其他地方引进来的,可以说诸位你们在说农民,工匠,商人低贱,不就是吃着别人的饭砸别人的碗?
我汉朝以孝治天下,因此有孝廉!
然琮想问一句,在座的祖上有谁没有从事过你们口中所说的贱业?
也就是说,你们口口声声所说的贱人,同时是否在污辱你们的祖先?昔日管子,吕不韦经商出身,墨子农民出身,你们不仅仅在污辱你们的祖先,还在污辱先贤!
我大汉高祖父亲也不过是一农民,你们在污辱我大汉?”
刘琮义正言辞的问道,襄阳这不正之风越来越盛,很多人对于一些任命进行抨击,理由便是出身不好!
这在刘琮没有议论的必要,这点刘琮不会有半点妥协!
刘琮目不斜视的望着下面的学子,有不少人都低下头了,有一些人则在思考,有些人的眼神越来越明亮。
郑玄则依然保持微笑,他很清楚,刘琮过来并非是与他辩论,是来敲打这些士子,郑玄有教无类,只要愿意来学,他都教,但是难免其中混入了一些其他心思的士子。
“郑老,小子无礼了!”
“老夫活了这么大年纪,天天与你这小子计较,那就白活了!
不过兴瑞所言,老夫亦是受益匪浅!”
郑玄的心胸非一般人,况且刘琮并没有在言语上得罪郑玄,只是利用了他的名声而已。
最早郑玄也以为刘琮是尊法的思想主张,如今看来,海纳百川,他也放心了。
况且郑玄本来就不主张士大夫高人一等,刘琮提出的这点也是符合他的想法,自然是推波助澜一把,有些配合不需要明说。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二公子所言甚是,四民皆是国之柱石,并无贵贱之分!”
郑玄也大声说道,郑玄虽然年纪大,但是声音极为洪亮,这是他在日常讲学之中锻炼出来的。
“郑老,小子以为读书不是去比谁更高贵,谁更低贱!
读书是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刘琮言之凿凿的说道!
郑玄听到这几句也是眼睛一亮!
“为往圣继绝学!”
郑玄也是重复了一遍,好一个为往圣继绝学,这不是他一生都在奋斗的事情,郑玄看了看刘琮!
“说的好!”
郑玄高声赞同,不仅仅是郑玄,宋忠等人亦是高声赞同,宋忠则是带着一丝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