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都不太好,所以贾诩才会如此行事。
“吴郡的粮队已经出发,预计这三个月内会通过海路运送足够的粮食抵达永宁,东冶,泉县!”
贾诩说道,如今大海少风浪,正是运输的时候,今年东冶稍微有些准备不足,三人都缺乏足够的经验!
刘琮虽然知道台风的威力,但是还是小看了台风在这个时代的威力!
而贾诩,荀攸缺乏对东南沿海的各项经验,两人也是在努力补充自己不足。
这是刘琮和他们商议的规划,他们也是赞同的!
两人都不是短视之人,自然清楚刘琮的想法,建安郡配合着占城稻,发展肯定不会差,这么大的地方,如果发展的好,养兵万肯定是没有问题。
更何况建安郡西边还有一个琉球岛,此岛面积与朱崖岛相仿,如果治理得当,养民十万不成问题,只是发展需要时间,而且投入巨大,不是每个人都有长远的眼光。
“老师,还需要从这边抽调船工,木工,泥瓦匠等到建安郡!
虽然位于海边的云来酒楼开始修建,各家也派了不少人过来,但是还是缺少!
我准备将水泥开始在东冶试用,一旦试验完成的话,到时候再逐步扩大生产!
糜欢,对于水泥的生产,我需要一套更加完善的生产流程!
生产工人可以通过手势来进行相互交流,佩戴口罩,尽量确保身体无恙!
同时要做好清洁,病从口入!
这种灰尘入口对人的身体肯定是会有影响的!”
刘琮交代糜欢,水泥可以稍微进行扩大生产,但是要控制住,同时要建立一套可行的方案,这个时代制作的口罩防护能力远不如后世,因此更需要做好相对应的措施之后再进行扩大生产。
“明白,主公!
水泥这东西运输不便,如果通过海路运输容易受潮,而且重量太大,因此建议是在各地就近建立水泥生产工坊!”
“可以,你可以安排人先到东冶进行勘察!”
刘琮对此也同意,水泥运输没有铁路和汽车这些工具之前,想要运输可没那么容易,会稽,建安,丹阳不少地方本就缺少牲口用于耕地,更没有牲口用于运输了。
“糜欢和甄家多紧密联系,甄家传来了情报,袁绍可能还会继续在北方平定公孙!
公孙度参战之后,田丰等人建议一举平定幽州之后在返回!”
“呵呵,袁本初应该犹豫不决!
北方天气寒冷,如果此时进攻,难度很大,而且袁绍很像尽快进攻曹操!”
荀攸对袁绍看的很透彻,袁绍多谋无断,遇事容易犹豫不决!
昔日在何进府上之时,荀攸便发现这个情况。
“军师,庐江还麻烦军师了!”
北方的情况也控制不了,还是先关注自身。
“庐江情况还不错,陆骏抵达之后,人心立马收复了不少,刘勋本就是庐江望族,因此在庐江也获得了不少支持!
唯一需要提防的是孙策,次子野心极大,如今左右逢源!
要防备他突袭,因此已经加强长江的巡逻以及开始着手在六安建立防线!
我的建议是让李通率领一团军士以及曲阿的三营骑兵前往六安,在六安防线稳固之后向北扩张到汝阴一线!
同时请侯爷派兵驻扎在平春郎陵一带!
平春本就属于我荆州管辖之地,李进之兄长李叔节能力不错,为人豪爽,可惜不愿意出仕,若是主公愿意亲自登门去请,想必李叔节会答应出仕!”
刘琮一听,李叔节?刘琮也是记下了,荀家还是底蕴厚实,对于各个世家豪族那是了如指掌。
“兴瑞,这是巴东郡的情报,刘璋派了孙肇,吴懿,张任等人驻守在符节,江阳!
吴懿是陈留人,乃吴匡侄子!
可派人策反!
至于张任,也可以一试,张任是张绣的同门师弟,和孙策麾下的赵云皆系出同门,可让张绣将军写信试探其态度!”
刘琮这点是知道的,童渊门下三弟子,张绣是大师兄,张任是老二,赵云是最晚入师门,三人都得童渊真传。
“谢老师指点,扬州诸多事宜就拜托诸位了!”
“去吧!”
刘琮在吴郡也仅仅呆了两天就启程了,刘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