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着襄樊的安全!”
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人反对,你反对就是和襄樊人过不去,你就是和蔡家,邓家,阴家过不去。
蔡洲之上,依然有蔡家不少产业,到时候蔡洲遭了水灾,因为你反对,你看蔡家会不会讲理?
“此事刘先抓紧办理!”
“诺!”
“琦儿,樊城西侧修筑一个小型水利工程,此事由你监督,切不可误事!”
“诺。”
刘表将这些事情一一交代下去,不够刘琮又提出了一个问题。
“父亲,如今公文所用字体颇多,孩儿建议统一字体!”
刘表有时候有些头疼,刘琮回来之后,他非但没有轻松,事情更多了。
“去请蔡公,张昶,邯郸淳等人过来!”
刘表派人去请这些人过来,他们都有一个特点,都是书法大家。
张昶的兄长是张芝,父亲是凉州三明之一的张奂。
张芝与钟繇,王献之,王羲之并称书中四贤。
因仰慕蔡邕书法,过来交流,随后被刘表门下众多书法大家吸引,于是待在襄阳不走了,其弟张猛,如今在武威担任功曹。
“见过楚侯!”
“免礼,召集你们过来是因为琮儿的意见!”
刘表说了一遍刘琮的提议。
“诸位,书法没有高低,在琮看来,书法是一种极致的美学!
但是在公文处理之中,如果书法字体太多,耗时耗力,而且容易出错!
因此琮希望有一种统一的字体作为公文专用!”
刘琮先写了一个隶书,然后再写了一个楷书,让大家比较!
“好字,兴瑞的字又有进步!”
蔡邕首先评价道!
“不如我兄长,不过也不错了,我来!”
张昶评价道,废话,你兄长堂堂书法宗师级别的,张昶也是一手楷书,与刘琮所写立见高低,比刘琮强多了,张昶擅长草书,在中国草书之中,其草书地位仅次于唐朝张旭!
书法家一般有特别擅长的,但是不代表其他就不会,如王羲之,王献之都有飞白体流传于世,蔡邕不仅飞白体厉害,隶书水准也堪称宗师级别。
至于邯郸淳则基本所有字体都有很厉害的造诣,但是和蔡邕他们又有区别,没有一个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极致。
邯郸淳也是写笑话的始祖,中国第一本笑话集《笑林》便是他所著,而且会写诗作赋,可以说是文学全才。
蔡邕在篆书方面自认在精密间理这块,他不如邯郸淳可见其书法之强,其在书法史上也是有重要地位。
“我也写一种!”
邯郸淳写了楷书,也许他认为刘琮希望推广楷书!
“好字,比我强!”
张昶夸奖道,这就是一个书法痴迷的人,细细欣赏,蔡邕则没有写字,他在思虑,什么样的字才是适合公文的。
“我再来一个!”
刘琮这才开始露出自己原本的意思。
一个很奇怪的字,横细竖粗,点、撇、捺、钩等笔画有尖端,刘琮用早就准备好的纸张专门来书写。
“此字颇为独特,但是有一个说不出来的味道!”
张昶迫不及待的评论,而且是细细揣摩,蔡邕也是对比观看,自己还写了几个其他字体对比观察。
突然,蔡邕露出一丝笑容。
“兴瑞,既然早有成竹,拿出来给大家伙看看吧!”
蔡邕笑着说道,其他两人有些愣住了,刘琮让人送了上来,一本宋体字印刷的书籍!
几人打开一看,好漂亮!
好美!
工学之美,同样让人心旷神怡。
“这是什么字体?”
张昶问道,他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字体!
“这是我为印刷书籍开发的字体,通俗简单,虽然没有飞白的磅礴一飞冲天的气势,没有草书的奔逸之美,但是是最适用于公文!
琮因此以为,当为汉体!”
“好!”
刘表首先赞同,他当然清楚公文统一的作用,然汉末有的用楷书,有的用隶书,有一些写的缭乱的直接是草书了。
“很方正,也很好辨认,对于公文不讲究美学,更要求简单易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