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其他类型 > 汉末之龙起荆襄 > 九十三章 吕氏春秋

九十三章 吕氏春秋(2 / 3)

亲自抄录的。”

“谢都尉。”

刘琮平时没事的时候就抄录书籍,一是练字,二是为了静心,不过经常抄错字,所以每每抄完都会检查一遍。

刘琮其实对霍笃很关注,因为历史上记载他是早丧,但是没有说什么原因,而且刘琮发现霍笃是一个不错的人才,当然不希望其早丧。

“兄长,我刚才看到公子找你了!

什么事?”

“问我在读什么书,还说要送我书籍!”

“真的假的?听说公子自己有编撰兵书,但是没有谁看过,是不是这本?”

霍笃有些无语的看了看自己的这个弟弟,自己的这个弟弟就喜欢读兵书,好操练,每日操练非常积极。

“是农书!”

“霍笃在吗?”

“我就是!”

“这是都尉让我转交给你的,都尉不轻易赠人书,莫要辜负了都尉的期望!”

霍笃也是点头,打开一看,是两本书籍,一本是他刚才看的《氾胜之书》,另外一本是《四民月令》,而且是用竹纸抄录装订好的。

《四民月令》是东汉崔寔(shi)编撰的一本农书,刘琮也是在刘表那边抄录过来的,这本一般人看不到,之前保存在东观。

霍笃也有些感动了。

“二弟,你认为都尉为人怎么样?”

“很好,同甘共苦,虽然他有一些特权,但是我们都理解,他事情很多,没办法完全跟我们一样,但是只要他在军营基本就是一样的,像他这样的出身能做到这样很难!

而且从未听说过他有欺男霸女的现象,几乎许多事情都是为了百姓着想,这点我很佩服,我知道兄长问我的意思!”

霍峻看了看旁边没有人,附耳问了一句。

“兄长,光武帝可是孝武皇帝的后人?”

霍笃听了也是沉默,东汉的继承本来就混乱,经历许多娃娃皇帝,自汉和帝死后,东汉就开始混乱的局势。

“我明白了。”

刘琮则每日操练,晚上则读书,查阅资料,为书籍做注,刘琮很推崇一本书,但是此书汉朝无人为其作注,刘琮记得有一人为此书作注过,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人居然还是卢植弟子,肯定还未成书。

至于刘洪被刘琮的脑洞大开之后,似乎发现了一个新的天地,每天都在忙碌不停,更是不可能找他,郑玄则每日与宋忠混到一起了。

刘琮记得宋忠本来对郑玄不服气的,但是缘分就是这么妙不可言,古文确实是晦涩难懂,世之听者,多有所尤。

多有所尤,则听必悖矣。

吕氏春秋里面的内容即便放到后世都不过时。

这句话就是说凭借着听闻就下结论的人,往往有所局限,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不正确的。

用现在的话就是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倕,至巧也。

人不爱倕之指,而爱己之指,有之利故也。

人不爱昆山之玉、江,汉之珠,而爱己之一苍璧小玑,有之利故也。

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

《吕氏春秋》两千年前就告诉我们,人们不爱惜昆山的美玉,江汉的明珠,却喜欢一个次等的玉石,因为次等的玉石属于自己,而美玉明珠不属于我。

就好比后世有人问你,你有一个亿捐款不捐!

十万呢?不捐!

因为我真有十万。

当然刘琮作注不能用大白话,但是也颇为头疼,用词要准确,要后人比较容易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太多经典,但是用词之精练也是实属罕见,因此晦涩难懂。

《吕氏春秋》集百家之长,而且对黄老道家也有更积极的见解和看法,刘琮决定还是去找郑玄,谁让这老头精通古文,而且学识渊博。

“康成公,小子刘琮前来拜访!”

“哟,稀客啊,老夫来了之后,你可是经常躲着我!”

“世伯,这哪里的话,小子怎么可能躲着您,主要确实是公务繁忙,这几天还挨训了,这不带了美酒前来!”

葡萄酒,古人都喜欢酒,其实醉不醉无所谓,特别是文人骚客,主要是应景,至于武将们对葡萄酒并不感兴趣。

“这小子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康成兄可要小心了!”

“宋叔

最新小说: 四合院:谁说我要绝后? 清穿之熹贵妃养崽日常 师折月燕潇然 LOL:这个中单强到离谱 荣耀神医奶爸 我的道士老婆 谁说没灵根就不能修炼的 一人:龙虎山三巨头,吓蒙无根生 末世首长,开局一个精锐步兵班! 程璐玩的好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