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晋阳治政
翌日,梁广开启书山会海模式,召集薛茂、姜让、杨膺三人,以及州郡县三级衙署上百名佐官,针对律令新置、官署腾退、官吏军將裁汰、营垒划分....这些繁琐庶务进行具体布置,听取相关主官具体匯报,
还有诸如废旗亭成立市易务,直接归属郡丞管辖,掌管全郡除盐铁和大宗粮食以外的民间贸易。
梁广控制的几个郡里,市易务已成常设机构,接受当地郡府和平阳大都督府下辖市易司的双重领导。
农耕是政权稳定的基石,商贸是市井繁荣的催化剂,百姓经过休养生息,家中剩余的粮布也需要兑换成其他生活用品。
稳定下来的手工从业者,较为富裕的官吏群体,也需要更具活力的娱乐消费场地。
以往战爭频繁时期,土民大多依附於城池坞堡生存,一座城、一处坞堡就是一方小天地,生產、交换、贸易多在內部循环完成,这就是南北大行其道的庄园经济。
平阳一郡除贾氏、柴氏还拥有较大型的坞堡,其余士族豪强大大小小的坞堡,有的遭弃置,有的地势险要,收归大都督府设立民团,转为半官半民的驻军屯所。
太原坞堡更多,规模较大的只有王氏、郭氏两家。
王俊出任弘农太守,已经主动表態要把王氏坞堡贡献出来,交由郡府作为屯兵所。
王氏在南渡后,留下来的小宗註定没落,归附於一方稳定政权,藉助国家势能才有希望振兴宗族。
对此,王俊看得很清楚。
郭氏、温氏、郝氏这几家没落门阀想来也不会拎不清。
梁广强势入主普阳,只需安抚好氏胡族民,清丈改革工作基本就能顺利推进。
针对每一项新政计划,梁广都给出明確的时间限制,限期完成初步整改,这也是他亲自坐镇敦促的意义。
原王腾魔下的并州刺史府陷入一个较为尷尬的局面。
梁广没有明確裁汰刺史府,只把原来隶属於刺史府的治中从事张显、別驾从事刘贵、
功曹从事鲜于宏等降臣,全部调入郡府帮忙。
原本他们都是王腾佐官,州府一级的官员,现在却成了郡守薛茂的下级。
刺史府归降官员降级使用,併入郡府,成了晋阳吏治整顿第一把火。
不过,梁广没有明確表態要撤销刺史府,也就表明,將来哪一日,或许会有一名新的并州刺史到任。
除了太原、晋阳事务,乐平(山西阳泉)战事也是梁广重点关注的。
乐平太守王充、东燕赵王慕容麟围绕井陘关的爭夺与守卫,已经麋战近三个月之久。
王充很是硬气,至今也没有派人前来归降,请求他出兵相助。
王充咬牙死扛,梁广却不能坐视不理,乐平若有失,太原也將受到震动。
这日,梁广召集皇甫毅、王懿、悉罗多、王镇恶前来商討出兵援助乐平之事。
“我要见梁公!”
衙堂外传来一阵阵喧譁声,梁广向堂外望去,似乎是寇遗不顾王睿劝阻,想要硬闯入內。
“请寇卿进来!”
得到梁广允许,王睿才挥手令两个亲卫城士退下。
寇遗怒气冲冲而来:“梁公自入普阳以来,减免赋税役,赏赐孤老,订户籍、正律法,太原民心安定土民归附,坊间皆称讚梁公乃圣明之主!
可梁公恩待了土民百姓,却为何独独不放过杨妃和济北公”
寇遗一见面便是一通质问,梁广有些发憎。
悉罗多冷喝道:“大胆!敢对君侯无礼”
寇遗却连看也不看他,只是紧盯著梁广,似乎非要討个说法。
“寇卿稍安勿躁,有何事坐下来慢慢说
寇遗仍旧不理会,厉声大喝道:“梁公欲逼死杨氏母子乎”
梁广哭笑不得:“寇卿这是说得哪里话杨氏和济北公昶,不是交由杨膺照顾吗”
寇遗红了眼:“方才,杨氏欲带著济北公投井自尽,幸亏身边僕婢所阻!
我赶到时,杨氏又欲撞石而亡,万幸只是受伤昏迷,性命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