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统一思想,树立目標
梁广从崔顗身上收回目光,
中央朝廷也好,宗族豪强也罢,都是以土地、人口作为底层利益。
这是生產力所决定的,谁掌握土地人口,谁才拥有制定规则的权力。
田制改革、版籍重造,对於士族而言並不陌生。
普室南渡后,成帝司马衍在桓温支持下发起“庚成土断”,把北迁侨民编入郡县户籍,清查士族藏匿人口,扩大自耕农数量,为晋室及时输了一波大血,
在北方,坚即位之初就下詔恢復魏普士籍,整编户帐,使赋役如魏普旧制。
可以说,在当前士族、豪强、坞堡帅林立天下各地的大背景下,只要当权者足够强势,发起丈量田地、清查藏匿人丁的“土断”,几乎是必然举措。
割士族豪强之血肉以补朝廷,何乐不为
这些深层次目的,以及影响和后果,在座眾人里,或许只有韦洵、王买德,
崔三人能看得透彻。
前二人无须担心,唯独崔,乃清河崔氏正支郎君,本身就是河北一等一的汉家高门代表。
他的反应和態度非常具有参考价值。
或许是因为平阳一郡的土断改革,对清河崔氏无甚影响,崔没什么过激反应。
这样就已经足够了,他只是不希望崔显过度解读他的改革之法,影响整体团结。
至於清河崔氏接不接受,暂时不在考虑范围。
悉罗多、慕舆盛、屈突涛三人一直不说话。
从听到所有迁徙人口,都必须登造版籍,重新按用工分配开始,他们三人就满脸不情愿,牴触情绪明显。
论实际统领人口,他们三人最多。
其他人只是损失几百个僮僕、部曲,他们三部各有部民近方。
一下子打散分走,他们岂不成了光杆酋帅
梁广一直留心三人反应,淡淡道:“慕舆盛,说说你的想法。”
犹豫了下,慕舆盛拱手道:“我自不敢违抗君侯之令!
只是,鲜卑、杂胡不擅农耕、营造,就算把由地分给他们,恐怕也照料不好》
他小心翼翼观察梁广神色,一咬牙道:“可否请君侯允许三部继续以放牧为生”
屈突涛也恳求道:“鲜卑人天性游牧,只恐难以田业为生,请君侯体谅!”
悉罗多一向和二人不和,不过在此事上,他也坚定地和二人站在同一阵线。
毡帐內安静下来,梁广看著三人不说话。
眾人皆是默不声,气氛一点点紧张起来。
梁广语气平静,打破僵持:“鲜卑部民在关中生活十余年,长门亭也有不少耕田,只是苦於无人指导,疏於打理,故而亩產不高。
往后,汉、氏、鲜卑、杂胡混居,共同编入一套版籍,设立劝农官吏指导农桑,何来不擅田业之说”
三人相互看看,低著头不说话,还是满脸不情愿。
梁广脸色不太好看,悉罗多抗拒分走部民,他一点不意外。
这傢伙就是个未开化的地道鲜卑人,满脑子部民、牛羊、马群、女人,汉字也不识几个。
慕舆盛、屈突涛从小长在关中,和氏羌汉人共同生活多年,也曾到长安太学读过书,竟和悉罗多一样目光短浅,让他大为失望。
“我只问你们一个问题,三部之下还有各姓氏族头人,若不给足好处,这些氏族头人可会为你们卖命”
梁广语气略显严厉,他要做的,就是彻底打散部落氏族制度,把群聚的部民变作以家族、同姓氏族为单位的小个体,避免他们聚眾成部。
慕舆盛、屈突涛低头不语。
悉罗多道:“我可以率领部民四处征伐,抢占土地,只要有足够多的草场,
部民们就可以不用耕种!”
梁广气笑了,这傢伙还打著部民为兵,汉民务农的心思。
如此一来,又回到胡汉分治的老路子上。
刘渊、石勒、慕容偽靠著这条路创立基业,却都没能走得长远。
匈奴、羯人、鲜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