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先声夺人
呜鸣
此起彼伏的號角声,响彻在郑县以西,距离渭河以南五六里之处,一片零星开垦成旱地的广平原上。
天明时分,数十辆鼓车在门旗指引下,缓缓自西向东行进。
数十位赤膊壮汉站在鼓车上,挥动鼓槌,一声接一声有节奏地敲响军鼓。
虎賁军、鲜卑军、辐重军、屯骑营、羽林郎....
还有井氏堡及附近乡里,自发组织而来的两千青壮,共计大军两万余,分作数个阵列,依循鼓声引道,有序抵达预定阵地。
全军自西北向东南列阵,身后不到三里,就是夏汛涨水的渭河。
远望过去,宽阔河面波光粼粼,缓缓向东流淌。
各军依从门旗指引列成方阵,四角放置拒马、鹿角,铺洒一条有固定范围的藜带,同时预留出击通道。
四角是全军阵型基石,各有一幢精锐氏兵负责镇守,由苟平任角旗总指挥,
作为主帅梁广和全军之间的指挥联络官。
军阵四边,直面敌人的东南向,由李方率虎责军,利用战车、拒马、鹿角分割外围平坦地形,紧急挖掘几条相互错落、浅而宽的壕沟。
虎责军中的弓弩手分成数队,层层布置,其后是手持九尺盾的披鎧步卒、枪矛手。
各队相互间隔站位,確保从第一排到最后一排,都可以层层递进,有序回撤或者前进。
其余三边由赵钧率领的辐重军、姚兴率领的羽林郎步军、堡民青壮,合计近八千步卒组成防守兵力。
慕容越率鲜卑骑军居中,分列三部,辅以辐重器械、骡马车辆再构筑中央小阵,高高竖起先锋都督帅旗,示意主帅居中坐镇。
符登率领屯骑营分作两部,置东西二边內侧,时刻准备从既定出击通道衝出,保护全军大阵两翼。
东边不远处,有一座封土堆,高三丈有余,土堆台面平整,不知是哪位帝王將相的陵墓旧址。
台上栽入四根三丈多长的木头柱子,利用开孔、卯搭建一处简易望台。
梁广爬上望台,可以看清楚己方军阵动向。
八百虎賁骑军驻守在封土堆周围。
比起方阵中央,这里的视野更加开阔,便於观察敌军动向。
上百虎賁骑军三三分队,以封土堆为中心,分头向西南、东南、东三个方向飞奔探察。
防止敌军骑兵部队利用林地、渭河南岸土丘作掩护,逼近己方军阵。
东南边,地平线之下,逐渐出现一道黑线,横向延伸五六里。
那是从郑县开出的慕容泓叛军。
很快,黑线缓慢向著西北移动,逐渐拓展为一个个黑色方块。
长阵中央,旗帜尤其密集,还有六桿否黄色大蠢帅旗。
隆隆军鼓声由远及近传来,一声声號角从长阵各方阵军传出。
单看阵势,这长阵不下五六万人。
“升旗示警!”梁广对望台下方喝令。
高高旗杆插在望台上,两名虎士在台下拽动绳索,把一面三角黄旗升上旗杆顶端。
先锋军方阵中央,慕容越远远看见封土堆上空升起的三角黄旗,挥手下令,
也在军阵中央,升起一面长幅形黄旗。
苟平见状,立即下令四角升起方形黄旗,同时传令兵骑马沿军阵四边突奔,
大声呼喊军令,军鼓急促震响二十通。
敌军立阵就位,全军警戒。
四角、东西两边出击通道关闭,外侧拒马鹿角合拢,绊马索绷紧。
到这时,敌人相距较远,还未做出进一步攻击动作。
全军士伍仍然比较放鬆,除四角守军,其余各边將士在阵型不乱的前提下,
仍可以把作战兵器放在脚边,用比较轻鬆的姿势或站或坐,相互低声说话。
就地解决屎尿问题的也不少,只是难免招来同伴臭骂。
两军进入相持阶段,如何进攻、何时进攻尚且未定。
先锋军大多是经年老卒,只有赵钧率领的辐重军经验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