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估计这一次有人要遭殃了,陈洪在心里面为他们默哀。
朱由校也没有去说陈洪,而是转头看向了张国纪,自顾自的说道:“三两银子一石,如果是种子的话,那就应该能卖到十两银子一石;如果再卖的高点的话,朕觉得20两银子一石比较合适。”
听到朱由校的这个话,虽然张国纪不怎么懂,可是心里面也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这价格也太高了吧,30两银子啊!
一时之间,张国纪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朱由校根本就没有搭理张国纪,而是自顾自的继续说道:“30两银子的价格略微有一些高了。
这样吧,降一点,25两银子就好。”
一石土豆150斤左右,这一次自己的皇庄总共种了3000亩的土豆,产量达到了500多万斤,大概40000石。
如果能够卖到25两一石。
那会价值多少钱?
估算了一下,大概能卖100万两白银。
想到这些钱,朱由校差点没笑醒。
至于能不能卖得出去,朱由校一点都不担心。
随着消息的扩散,来买的人越来越多。
即便卖不到江南去,也可以在整个江北散出去卖,通过内务府的渠道,很快就能散出去了。
要知道现在内务府已经勾连了很多商人,他们能够帮着卖。
土豆的好运输就已经决定了它能够卖得更远的地方,所以朱由校觉得这个价格很合适,这个钱财也很合适,100万两到手美滋滋,就是不知道会不会出现商人买来之后倒卖的情况,
不过朱由校觉得可能不太大,因为无论是朝中的勋贵和勋戚,还是各地的官员地主,他们吃下这些土豆的难度并不大,拿回家自己种不好吗?
大家都是有田地的人,说话可以嚣张一点,
这个时候张国纪也回过神来了,他有些迟疑的想说两句,甚至想劝说一下陛下便宜一点。
25两银子一石,实在是太高了。
对此朱由校根本就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直接说道:“好了,就这么办吧。”
说完这句话之后,朱由校转头看向陈洪,然后直接说道:“国丈献策有功,赏白银千两,加封两子为锦衣卫同知。
你亲自去宣旨。”
听到朱由校有赏赐,张国纪的心里面更慌了,不过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办法,皇帝给了你赏赐,你怎么能不接着呀。
于是张国纪连忙跪倒在地说道“臣微末之功,怎敢当陛下如此赏赐?”
“国丈过谦了,如此大功岂能不赏赐?”
朱由校笑容灿烂的说道。
这个赏赐是一定要给的,而且还要声势浩大,不然自己何必让陈洪去宣旨?
就是要告诉所有人这件事情,让闹到众人皆知,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政策是国丈给献的,这个价格也是他制定的。
不然自己岂不是白忙活了?
所以你不接受也得接受。
朱由校说道:“陈洪,还不快把国丈搀起来?你跟国丈一起回家去宣旨。”
陈洪在一边连忙答应道:“是,皇爷,奴婢这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