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女儿平和的语调,谢氏的心中松了一口气,毕竟当初柳家做的事情太过分了,她怕提起柳家又让女儿想到一些不好的事情。
此时见女儿带着笑意,并没有含着其他的意思,有些紧绷的额头也松了下来,点头道:“是啊,她在信中问我们如今在京中过得如何,还使了人送了两套给墨哥儿,轩哥儿的衣物来呢。
另外,也有你的礼物。”
谢氏一边说着,李嬷嬷从旁边的桌上捧了一个盒子过来放在了桌上,一面观察着云卿的脸色,打开了盒子道:“夫人前头就是看了这对玉佩在笑呢。”
一对白脂玉的玉坠系着浅紫色的方络摆在盒子里。
玉是上等的玉,然而对于沈家人来说,好东西还是见过不少的,玉质并不能使谢氏笑起来。
妙就妙在这玉坠是一对鸳鸯型的。
而且两只鸳鸯雕琢得栩栩如生,就连头上的羽毛都显得清晰可辨,而且两只鸳鸯玉坠合在一起还是一个圆形的图案,远远望去,拼在一起还有百合花的轮廓。
眼下云卿被明帝赐婚了,这鸳鸯,百合,圆形都是象征着美好幸福的意思,谢氏看到可不是开心。
“你瞧,你表姨这东西送来的时候,她还不知道陛下给你赐婚了。
可是个好意头呢。”
谢氏摸了摸温润的玉佩,眼眸里带着笑意。
云卿浅浅的笑了,笑意却没有多少流到眼中。
谢氏开心,是因为她作为母亲,收到这样的东西,一心盼望着女儿嫁人以后可以活的开开心心的,意图好,自然觉得好。
可那玉佩落到了云卿眼中,就变得意义不一般了。
这位表姨虽然已经远嫁成武伯多年,但是早期还是和沈府有着联络的,对于云卿的年龄自然清楚。
而大雍的女子,自及笄后十五岁便开始议婚。
按照沈家的家世和如今的爵位来看,云卿定然不会是无人问津的,只怕若不是明帝早早下了赐婚的圣旨,上门提亲的人数也不会太少。
在十五岁及笄礼之后让人订做一对这样的玉佩,再送过来,十有八九都会成为一个极好的意头。
眼下可不是正好就让谢氏觉得这份礼物送的是极好的。
若这份礼物是表姨送出来的,那么她也是个心思细腻的人。
只是当初并没有看到她给谢氏写信,如今抚安伯府在京城也算站稳了脚跟,云卿更是从郡君成为了郡主,未来的世子妃后。
这位表姨的信也随后到了,真是让人不多想也不行。
云卿目光扫了一眼信,淡笑道:“玉佩挺漂亮的,做扇坠,压裙的坠子都不错。”
她并不想让谢氏觉得她很抵触柳家人,这是母亲的亲戚,她若是爱理不理,母亲会觉得难堪,也会觉得伤心的。
谢氏听女儿赞了这对玉佩,笑容亦发的愉悦,“亏得她是此时送来的,这鸳鸯玉佩也得你嫁后才能使用。
到时候娘便同嫁妆放在一起给你了。”
现在她是不会将这样的玉佩交给女儿的。
鸳鸯象征着男女感情,若是未婚的女子大刺刺的挂在身上给人看到了,会让人觉得每日思春,挂着这般的东西在外头,就连男子看了也会觉得大胆非常。
一般来说,只有已婚的妇人,才会用这样的图案和玉佩,到了这个时候,象征的就是夫妻圆满,幸福一世的意思了。
云卿明白谢氏的思量,放在谢氏这里是最好的,若是一个女子的闺房里放着这等玉佩,又不是为了婚嫁准备的,多少有点不妥。
她淡淡的一笑,眸中带着一抹思忖,问道:“娘,表姨的信,我可不可以看一下呢?”
“当然可以啊。”
谢氏说完,朱砂就将信递了过去给云卿。
展开信纸,云卿一行行的望了过去,信上的内容并没有太稀奇的,大部分都是在叙旧情,提起旧日和谢氏在闺中的时候一起玩耍的日子,又说两人现在隔的太远,很少相聚,最后又说了几句想念。
但是云卿有注意到,柳华蓉的这封信里,有意无意的提起几句,说云卿的好运势自来京城之后就源源不断,她觉得京城是个不错的地方。
说她府上的女儿很是羡慕云卿之类的。
当然,若不是带了其他心思看这几句话,其实也可以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