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杰听到后,想了一下孙尚志的这种布置,道:“五千人埋伏葫芦沟,这是不是有些少了一点?不过那机动骑兵倒是不错,如果哪里出现了纰漏,这五千骑兵也能够保证可以增援。”
易远却是笑着道:“宋元帅,五千人在葫芦沟,按照孙兄的想法,还是够聊。孙兄的意思是在葫芦沟用火攻。”
宋英杰听到孙尚志准备能火攻,这倒是也能缓解一下兵力不足的问题。道:“葫芦沟那里的地形,如果用火攻,倒是不会要多少人。再能够从葫芦沟过来的也只有石城的那三万兵马,除去要守城的,能够出动二万五千人,他们都是冒了大的风险。”
孙尚志又接着道:“我们赴会的两万人牵制住耶律宏的那一万人,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切断葫芦沟和回水湾,他们只能就地驻守待援,不然的话,一旦再中埋伏,他们更加承担不起这后果。”
易远也道:“的确如此,真正的埋伏起来后,只要在田水湾拖住他们的援军,那么石城的兵只能经由葫芦沟而来,就算他们知道是埋伏,他们也要来。”
宋英达和周定强也是点零头,觉得孙尚志的计划还行,如果真的把耶律宏和安修然困住,石城的兵马,哪怕知道葫芦沟有埋伏又如何,还不得强行通过。
但是宋英达又问道:“那回水湾那里两万人能不能堵住对方的兵马?”
孙尚志回答道:“那里我看过了,回水湾最窄的地方,只有十几丈,只需要在那个地方快速地建起一个关上卡来,守住应该问题不会是很大。”
周定强此时也道:“孙将军,你给了他们这么多的时间准备,到时候万一他们先在回水湾驻兵,那我们该怎么办。强攻肯定是不行的,他们的兵力可是比我们充足得多。要知道在这一线上,他们可是有足足十二万人啊。”
孙尚志又道:“辽国在这条线上面,最多也只能动用九万人,因为两城一关,他们每一处都会留着一万人。不然的话,我们要是把他们关城打下来,那他们可就真回不去了。再,他们也知道我们昌定关只有六万人,所以他们不会把余下的八万人都带出来。所以我估计,在回水湾也最多只会有两万人。想要在那里驻兵的话,一直保证在那峡谷之中的,最多也只能五千人,其他们就必须有谷外,不管他们是在靠近我们这一边还是靠近辽国一边,我们都可以在夜里偷袭,因为我们手中还有热气球。再了,不管他们有多少人,我都有信心拿下他们。”
孙尚志的这些,大家听了也是有理,这要是出城一下子把九万人带出来,那要动用的辎重,可就是海量了,只怕是光运粮食的只怕都要几万人,所以辽国肯定不会倾巢而出,最多也只会在玉山关,甚至都不会来玉山关,几个城池的距离也不是太远,真有事情,也能够照应得到。
孙尚民估计,在回水湾能驻扎一万人只怕是都已经到了极限,有一万人守在那里,都还得有五千人住在外面。
孙尚志又道:“至于他们的高手,自然也会有吴老他们来对付。这一点宋元帅,你们就不必担忧了,到时只管率军嘶杀便好了。
宋英杰又道:“不知道王一剑请来的那人有多强,因为我们军中还真是缺少猛将?”
吴老便道:“听王一剑讲,在步战的时候能与他打成平手,而对方武器不是那些轻便武器,所以才会断定他不是江湖中人。如果如王一剑的那样,那么那饶实力,应该是一流中的上等。”
宋英达听后,也知道王一剑请的人是什么样的人了。自己也只能算是一流中的下等,所以他也知道一流上等有多强,反正不是自己能匹敌的。
于是道:“那这样最好,冲锋陷阵还是要一个非常强的将军来完成。”
像吴老他们就不行,武功虽然高,但是冲阵的时候还是主要靠力气去撞开对方的阵形,如果有了这样的人,冲阵的效果也会好很多。
想到这里,宋英达道:“孙将军,那就如你计划的这样,你回去之后便把信写好,我安排人送到辽国去。这次也算是疯狂一下,要是真成功了,一下子消耗掉他们两万人,那么他们想要对我昌定关不利,短时间就是不可能的了。”
孙尚志也是痛快地答应道:“好,我回去马上就写,不过一定要确定信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