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准备。(1 / 2)

但是骂娘归骂娘,该干的活还是得干的。

张松民继续调派人手,集结兵力。倒不是他有信心能一战定乾坤,打走太平军。

而是让他就这么放弃现在拥有的东西,他咽不下那口气。他不甘心呀。

时间转眼来的四月,三月下旬的时候,张松民部的义军还在征调民夫军粮,集结部队。

李琦的太平军则是临时变成了建设兵团。实在是没办法,湖中人被霍霍的相当惨,都没多少青壮年劳动力了。

大辰税收刮一笔这在中原都是正常的,但是让西边的杆堡国赞洁人劫掠一笔那就是大出血了。

张升民这个混蛋领着一堆土匪过来再刮一刀,就更是雪上加霜了。

再加上之前有不少能跑的年轻人都外逃了,湖州剩下的劳动力和青年壮丁就更少了。

哪怕是太平军占领了渭中府的府城之后,有不少其他的地方的人跑过来,但依然壮劳动力不够,所以这一次的修路直接就由太平军士兵承包了。

你别太平军的士兵们个个都有真气护体,干起活来力量和耐力都远超常人一个顶仨是起码的。

但是李琦对于本地的百姓却也没有采用完全放养的模式。

女人也好,孩也罢。只要能干活,哪怕去工地帮着和弄一下水泥也给工钱。

你要是不干活只等着领救济也行,糠管够。

当然了,那些完全干不好活的老头了老太太还没有亲饶,李琦给他们专门划了块做救济院,雇了不少中年妇女来照看这些老人,他们这些饶粮食起码是大米管够的。

而且李琦给各个城池都拨了款项,除了要给救济院的这些老人定期发放粮食之外,隔三差五的也得给他们弄一些肉食补一补,改善一下生活。

短短十整个渭中府就好像换了一个地方。

原本一个个缺衣少食还没有壮劳力就在破碎边缘的农民家庭,随着太平军的到来,家中不仅有了存粮,还有了以后的进项。

这个是因为虽然太平军干活效率很高,但毕竟他们是要去作战,十修不了多少路连主干道都没修完。

这些农民家庭当中无论是妇女孩子也好,还是能动的老人也罢,只要愿意修路就能按领工钱,但是文官和民兵们也是要跟他们一起干活去监工的,谁也不能磨洋工。

但是工钱基本上是李琦在亏钱给他们,够他们完成基本生存需求的。

李琦也在这里各个城池都囤了大量的粮食,就是用作给他们生活的,争取让他们顶过这两年饥荒年之后,再决定往这迁徙年轻人和壮劳动力。

但是跟李琦这边的蒸蒸日上相比,张松民还占领的地区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一个个义军士兵没日没夜,加班加点的干活,就为了从老百姓手中刮走的最后一粒粮食。

湖州那本来就不多的壮丁也基本上快被他们抓光了。

但是被他们这么一激,往东北方向逃跑去找太平军的老百姓就更多了。

但是张松民毕竟还要集结部队,伺机而动,所以也就没有在多事的浪费人手去围堵那些逃跑的百姓。

干脆是现在能往手里捞多少是多少。

——————————————

李琦这边刚把太平军士卒集结起来,停下修路工程,就把老哥四个叫了过来。

李琦:“咱们这次最好是把张松民的主力部队吸引过来一网打尽,省得他跟他在这去去打那些治安战。”

“所以这一次呢,我决定了,咱们直接分兵,不会合了。”

“主公三思啊!”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啊主公!”马成林,杜成栋,余成才,梁成华纷纷劝阻,表示反对。

“我还没计划细节呢,着什么急呀几位。”李琦摆了摆手,让几人停住之后道。

李琦对于几位部下反对他的计划并没有感到生气,毕竟他知道这些系统将领对于自己是绝对忠诚的。

他们反对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分兵之后万一自己的安全有失

肯定是他们接受不聊。

“行了行了,我有什么底牌来保护自己,别人

最新小说: 穿越古代,经商失败的我只好造反 我只会抄诗真不会打仗 寒门国师,开局被小媳妇捡回家 明月绾瑾心 叫你来平定天下,你却征服全世界 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 我将自己上交国家 快上船,反清复明啦 截胡太子,我称帝 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