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指才刚摸上鼻梁,大颗大颗的眼泪突兀滚落进粥里。
明明这是他们第一次吃陈坛泡菜,可他们不知为何,立刻就确定了这是萧岚所作。
这种吃起来又安心又惊喜的味道,除了萧岚还能有谁?
经由乳酸菌缓慢发酵制成的陈坛泡菜,比之前所吃的酸萝卜更多了一种时光浸润的味道。
它更温和,更醇厚,像是默默陪伴的家人,它在身侧时你习以为常,总觉得分别的那一天还有很远很远。
可离开是这麽猝不及防,没有一丝徵兆,甚至没有一句郑重的告别,就这麽悄然发生了。
当它留下的痕迹逐渐消失,人们才恍然惊觉;
原来生活不像影视剧,在诀别的节点,不会有慢镜头,也不会有突然响起的音乐,提醒人们此刻应多加留恋。
人们总是麻木地分别,重逢,再分别,时隔许久没等来下一次重逢,才认命般接受上一次分别即是永别。
他们回想起萧岚在的时候,那时一日三餐都会有惊喜。
明明菜单都是一成不变的菜单,但只要有萧岚在,他总会多花一些心思,设计一些小巧思。
萧岚走了以後,再也没人会在饭菜里隐藏一些只有食客才能意会的设计。
只隔了一星期,却恍若隔世。
食堂里有许多人泣不成声,大抵是他们终於意识到,他们和萧岚不会再见面了。
哪怕只是换一个监区,换一个监狱,都有可能一辈子不再相遇;
正如读书的时候,换一次班,换一次学校那样,从此各奔东西。
他们很後悔,如果在萧岚犯错的时候主动劝上一劝,说不定能让他悬崖勒马,迷途知返,继续留在食堂工作。
可他们又知道,劝是劝不动的,要是人这麽轻易就能被劝动,他们也不会坐牢了。
没坐牢之前,在场所有人也是被家人朋友们劝过悔改的,只是他们不撞南墙不回头。
那时他们总觉得劝他们的家人啰嗦,现在身份调换,他们有多麽希望萧岚学好,他们的家人就有多麽希望他们学好。
万千滋味在心头,最後凝成一句互相打气的话:
“唉,总之还是好好改造,争取减刑,早点出去吧。
兴许去到外面了,就能吃到更好吃的饭菜了,不至於外面的厨师一个都比不上萧岚。”
监狱方也知道大家有所误会,但是他们特意不纠正,就让萧岚作为反面例子活在大家心中吧。
警钟长鸣,让大家都不敢再私下结党营私丶行贿受贿。
未来犯人们每吃一顿饭菜,脑海中都会想起萧岚这个反面例子,然後在“恨铁不成钢”的情绪中严於律己丶规范言行。
时隔一个星期,萧岚也收到了包过发来的最终调查结果。
“帮忙带手机零件进来的那个是外协人员,专门请进来教犯人们维修电器的。
非法持有手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