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镇上回村的途中,我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跟阿姨指出这件事。”
“可我没想到,下车以後,兄弟俩竟然主动说出了偷东西的事情,还邀功似的掏出了赃物。”
“更没想到的是,阿姨没有批评他们,而是非常高兴地表扬了他们,说他们小小年纪就懂得为家里省钱,真是了不得!”
“这些事情,都让小时候的我很困惑,很震惊,但是发生的次数多了,就习以为常了。”
当心理谘询师问他:“你读过书,受过义务教育,你不知道偷窃是违法的吗?”
关於登录用户跨设备保存书架的问题,已经修正了,如果还是无法保存,请先记住书架的内容,清除浏览器的Cookie,再重新登陆并加入书架!
顺子认真想了想,像是第一次思考这件事那样。
良久,他得出结论:
“这个世界对我来说是割裂的,在学校里,在书里,在新闻里,都说偷东西是错的,小偷都是坏人。
可是,在我的生活中,‘偷’和‘坏’好像没有什麽联系。
那些偷东西的人,分明都是好人,是我喜欢的人。就算偷了,也依然不会被骂,甚至还会被夸。”
“所以我也忍不住去尝试,我也想帮家里省钱。
而且,村里这麽多人偷过我家的钱,那麽我偷他们一点也不要紧的吧。”
“好几次,我正在偷的时候被撞见了。
我还没来得及害怕,他们就赶紧移开了目光,好像做贼的是他们。
这样时间长了,我就越来越大胆了,甚至觉得偷不到就是亏了,会难受好久……”
听到顺子这麽解释,萧岚就感觉一切都说得通了。
离谱的行为背後,必然有更加离谱的诱因。
难怪,难怪偷车这麽“高风险,低回报”的蠢事他都干。
他不是突然被鬼上身了,他是形成了条件反射。
偷东西,就像膝跳反应一样不经大脑,无法自控。
童年的生长经历和落後的生存环境,给顺子形成了4条错误认知——
【偷是很常见很普遍的;偷是能被原谅的;偷了东西也还是好人;偷能让家里减轻负担,让爸妈高兴。】
顺子在大多数事情上面都有正常的道德观,唯独在“偷”这件事上,他不认为是坏事。
让他否定这个认知,就是让他否定他的过去,否定他过往几十年的人生。
这个过程很痛苦。
可是认知不改变,他这辈子都会是监狱的常客。
多亏了心理谘询师找到了“病因”,对症下药,这才让顺子真正产生了想要改变的念头。
目前为止,顺子碰到机会还是下意识伸手。
但他伸手之後,会听谘询师的话,让手停顿好一会儿,过一遍脑子,再决定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