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打工仔的逆袭
第二天清晨,李光明比往常起得更早。
他带著笔记本来到校园的梧桐树下,借著晨光认真研读。
路过的张教授看到这一幕,欣慰地笑了。
回到宿舍,李光明迫不及待地翻看笔记。
他发现王梅不仅整理了考试重点,还在每个章节后面附上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比如在逻辑推理部分,她用红笔標註:“这类题要先找关键词,排除干扰项。”而在申论范文旁,她细致地批註了得分点和写作技巧。
绥寧县產业园,“遂州市华瑞五金厂”迎来了新一批华威公司的手机配件定单。
华瑞五金厂的厂长李有才只是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他的创业经歷在当地颇为传奇。
七年前,李有才高中肆业就背上行囊,离开了家乡,开始了他的南下打工之旅。
那时,李有才的二姐李芳已经在粤省中三的一家製衣厂干了几年,她听说年底工厂缺人,招工可能比平时容易些。
於是,李有才瞒著家里人,决定赶在春节前出门。
家人虽然不舍,但也理解李有才的选择。
母亲和奶奶流著泪把李有才送上了车,她们的身影渐渐模糊,而他则怀揣著期待和忐忑,踏上了南下的旅程。
就这样从来没有出过县城的李有才,先是乘坐汽车到遂州,再从遂州搭火车到粤省。
旅途上的李有才是充满了陌生和新奇,心里不安又兴奋。
到了粤省羊城火车站,李有才和一起出发的本家哥哥李有利各奔东西。
李有利去东官市的桥头镇,而李有才的目的地则是中三东升镇。
李有才站在羊城火车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望著陌生的城市景象,心跳加速。
他的手里紧紧攥著写有二姐李芳工厂地址的纸条,生怕弄丟。
走出火车站,扑面而来的是潮湿闷热的空气和此起彼伏的粤语吆喝声,让他一时不知所措。
在好心路人的指引下,他坐上了开往中三的长途大巴。
车窗外的景色从高楼林立的都市逐渐变成厂房密布的工业区,李有才的眼睛一刻不停地记录著这些新鲜画面。
三个小时后,当大巴驶入东升镇汽车站时,他看到了早已等候多时的二姐。
“怎么瘦了这么多”李芳心疼地接过弟弟的行李。
李有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一路上的泡麵確实吃得他有些反胃。
坐在二姐李芳的三轮电动车后座,穿行在狭窄的厂区巷道里,他闻到了机油和金属混合的独特气味,耳边是此起彼伏的机器轰鸣声。
“姐,这是你的电动车吗”李有才感觉这电动车真是方便,比家里的三轮脚踏车可快多了。
李芳拢了拢头髮,回头笑著道:“我可捨不得买这玩意儿,这辆燕山牌电动车需要四千多块钱呢!
不过,贵是贵了点儿,拉人拉货可真是方便。
这是我们厂仓库的,我借来使使……”
李芳所在的“金利来”製衣厂比想像中要简陋许多。
厂里没有自己的工人宿舍,二姐李芳在厂外租了一间小房子,这让李有才初到中山就不至於四处流浪。
李芳只是厂里的一名普通剪线员,手头没多少资源帮李有才找工作,不过她给李有才买了辆旧单车,帮他安顿下来。
东升镇有不少遂州的老乡,李有才好几位初中同学也在附近工厂打工。
於是每天,李有才就骑著单车在工业区穿梭,挨家挨户地问是否招工。
那时虽然是年末,工厂工人流失多,但也並没有李有才想像的那么容易,年关將近,反而陆续有工厂开始放假。
人生第一次在异乡过年,李有才心中不免寂寞,好在二姐李芳的工厂里有不少老乡。
每到下班时间,这些老乡们便聚集在李芳的租房里閒聊。
到了除夕,李芳还买了一个小煤油炉,几个人围在炉子边煮火锅,假装一派年味浓郁的模样。
饭后,大家成群结队地去镇上转悠,游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