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河西边的老刘家庄人!!!
与河东岸繁华的都市商务区相比,河西岸的刘家庄老城区的繁华程度不逞多让。
河西岸的南大街现今已成为燕京四大商业区之一,占地广阔,被誉为“金街”。
平日里,这里客流如织,高达30-40万人次,而节假日更是人潮汹涌,超过百万人次。
大街两旁,商铺星罗棋布,其中不乏“京西百货”、“大润发”、东方新天地等知名商场,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人的购物休闲环境。
同时,这里也是外地游客到访燕京的必经之地,感受古都韵味与现代繁华的绝佳去处。
每当夜幕降临,南大街便换上了另一副面孔。
霓虹灯将整条街道映照得如同白昼,各色招牌闪烁着诱人的光芒,吸引着来往的行人驻足。
南大街附近有一条著名的美食街,街边的小吃摊飘散着阵阵香气,从老燕京炸酱面、卤煮、烤鸭到新派甜品,应有尽有,让行人们垂涎欲滴,迈不动脚步。
在“京西百货”的顶层,一家新开的观景西餐厅成为情侣约会的热门选择。
透过落地窗,可以俯瞰整条南大街的繁华景象,远处还能望见河东岸的摩天大楼群,古今交融的景致令人心旷神怡。
每逢周末,南大街中央的广场上还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
有时是传统戏曲表演,有时是现代乐队演出,吸引着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前来观赏。
老人们摇着蒲扇坐在长椅上,孩子们在喷泉边嬉戏,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市井画卷。
更值得一提的是,南大街还吸引了燕京许多百年老字号入驻。
这些设计古色古香的店铺与现代化的商场比邻而居,相得益彰。
其中“周记绸缎庄”是最早七十年代就来到刘家庄发展了,现在的当家人是周一鸣,他大学毕业后就回来接收了这家家族企业。
周一鸣对周记进行了现代化经营,使“周记”的生意越来越红火。
有时候善谈的周一鸣还会一边跟客户介绍着产品,一边给游客讲述这条老街的几十年以来的沧桑变迁。
在周记绸缎庄斜对面,有一家不起眼的旧书店,店主老张是南大街的地区“百事通”,刘家庄几十年来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
他总爱说:“刘家庄啊,我数是从小看着他发展起来的。”
他家书店虽然不起眼,但是在燕京二手书市场却非常有名气。
书店二楼一排排的书架上堆满了一本本老书旧刊,许多都是已经绝版的,有的还是清末民国印刷的,经常还有学者专程来查阅资料。
老张这人是个话唠,碰上一些外地来的访客,如果聊的投机的话,好客的老张还会沏上一壶茉莉香片,跟人家讲刘家庄的历史。
有一次,老张指着窗外对一位客人说:“瞧见窗外那棵歪脖子槐树没有六五年我全家刚搬来刘家庄定居的那会儿,这棵树就在这里有百年历史了。
小时候的我非常淘气,会经常爬到这颗树上玩闹。
有一年夏天刚下完雨,我就爬到上面去捉知了,谁知道下完雨后这树干太滑,我脚下一滑就从树上摔下来了……”
“啊呦!张老板那您当年没事吧”客人闻言惊呼一声,瞅着这颗树就挺高啊,一个孩子从上面摔下来,这结果……
“怎么会没事,我当场摔得头破血流,昏迷不醒。
那会儿那有如今这么发达的医疗条件啊,当年幸亏刘老太爷他老人家亲自出手,我才捡回来一条小命……”
“那这位刘家老太爷是”
“嘿,说起这刘家老太爷,就得先从刘家庄的历史说起……”
每逢农历节气,南大街总会呈现独特的风景。
清明时节,老字号“德和斋”的师傅们会现场制作青团,艾草的清香飘满整条街;
冬至这天,“全聚德”的烤鸭师傅会在店门口表演片鸭绝技,薄如蝉翼的鸭肉引得路人阵阵喝彩。
最热闹当属春节前,沿街店铺挂起大红灯笼,剪纸艺人王老爷子在广场上摆摊,他亲手剪的一套“大闹天宫”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