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他在施工现场遇到了山体坍塌,虽然及时避开了要害,但左腿还是被压断了。
医生说至少要修养半年,可他才躺了一个月就坐不住了,硬要回工地。
结果可想而知,伤势加重了。
“去吧,先熟悉一下工作。保管员这活儿,可不比施工简单。”雷军拍拍他的肩膀。
“得嘞!”伍六一叹了口气,打开了库房的门。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仓库里的灰尘在光线中飘舞。
各种工具、物资整齐地摆放着,却让他觉得格外陌生。
“老吴,来,这是物资清单。”库房里走出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是即将退役的老陈。
“陈哥,我.”
“别说了,我都知道。当年我也是从工地上调过来的,跟你一样不情不愿。”老陈笑着说,“来,我带你熟悉一下工作环境。”
接下来的几天,伍六一跟着老陈学习各项工作。
清点物资、登记出入库、整理仓库,看似简单的工作,做起来却处处是学问。
“这些钢钻要分类存放,温度、湿度都得注意。那边的炸药库更是重中之重,每天都要检查.”
老陈絮絮叨叨地讲着,伍六一却心不在焉。
透过库房的窗户,他能看到远处工地上忙碌的战友们。
“想回去”老陈突然问了句。
“嗯。”伍六一没有否认,“陈哥,你说我这样算不算逃避”
“逃避”老陈笑了,“你觉得后勤工作就不重要”
“我不是这个意思.”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当年我受伤调来做保管员的时候,也觉得自己是被排挤了。直到有一次.”
老陈讲起了一个故事。
那年冬天,连队紧急施工,半夜突发故障,需要一批特殊规格的零件。
整个团里就库房里有储备,老陈连夜开车送去,在暴雪中走了四个小时。
“要不是那批零件及时送到,整个工程就得延误。”老陈说,“”从那以后,我就明白了,后勤保障就像是连队的血液,看不见摸不着,但缺了就不行。”
伍六一若有所思。
第二天,伍六一主动开始整理库房。
几天下来,原本杂乱的物资变得井井有条,他还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准备好可能需要的物资。
一周后的晚上,突然下起了大雨。
“不好了!”一个战士跑来报告,“三号工地的排水泵坏了,地下水位在上涨!”
伍六一立刻反应过来:“备用泵在哪个位置”
“库房最里面,但是.”老陈话没说完,伍六一已经拿着钥匙冲了出去。
雨中,伍六一一瘸一拐地搬运设备,和战友们一起连夜抢修。
等排水泵重新运转起来,天已经快亮了。
“干得好!”连长雷军走过来,“要不是你提前准备了备用设备,这次就麻烦了。”
伍六一擦了擦脸上的雨水,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
打那以后,伍六一渐渐爱上了这份工作。
伍六一开始研究物资管理的方法,甚至自学了电脑,建立起了电子台账。
一年后,老陈退役前找到他:“组织上准备调你去团部任司务长,这是个好机会。”
让所有人意外的是,伍六一却拒绝了。
“为什么”连长雷军找他谈话。
“连长,我想留在咱们连队。”伍六一说,“这里的每一件工具、每一颗螺丝我都熟悉,我走了,怕工作会有断档。”
雷军笑了:“你小子,变了啊。记得当初是谁死活不愿意来当保管员”
伍六一也笑了:“是啊,那时候总觉得后勤工作没意思。现在才明白,原来保障工作也能出彩。”
后来,伍六一在这个连队干了好多年。
他把库房管理得井井有条,创造了很多好方法。
新来的战士都说,只要是伍六一管理的库房,找东西特别方便。
有一次,师里组织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