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关注。”
最后阶段是野外综合演练。
剩余一千二百人被分成一百个组,在无补给情况下完成敌后渗透、目标侦察、引导打击等任务。
第五天夜里,暴雨突至,引发山洪。
原定演习区域边缘的张家村告急。
“旅长,是否中止演练”何秋看着卫星云图上触目惊心的红色暴雨带。
刘武盯着实时传回的战场画面:郑卫东那组正按计划向“敌”指挥所渗透;林小雪组则因一名队员崴脚落后于时间表。
“不中止。”刘武戴上作训帽,“准备救援队,但不要干预他们的选择。”
凌晨三点,林小雪组在前往集结点途中发现被洪水围困的村小学。
十余名师生被困在即将倒塌的校舍二楼。
“演练怎么办”队友喘着粗气问。
林小雪已经卸下背包:“演练可以重来,人命只有一次!”
他们用攀登绳搭建滑索,在齐胸深的洪水中往返六趟转移师生。
当最后一名教师获救时,校舍轰然倒塌,林小雪的左臂被瓦砾划开三厘米长的口子。
同一时刻,郑卫东组在听到呼救声后,放弃即将完成的“斩首“任务,赶来协助救援。
两组人用担架抬着伤员,在洪水中跋涉四小时将村民送到安全地带。
当他们精疲力竭地瘫倒在临时安置点时,刘勇带着医疗队出现了。
“恭喜,”刘小涛满意地看着这群泥猴般的士兵,“你们刚刚通过了最终考核。”
郑卫东挣扎着站起来:“可是任务.”
“真正的特种兵,”刘小涛指向远处正在疏散的村民,“首先要明白为谁而战。”
三个月后,黑豹特战旅成立典礼上,首批选拔通过选拔的六百名官兵整齐列队。
主席台上,陈首长亲自为“黑豹特战旅”授旗。
当旅旗缓缓升起时,站在首排的郑卫东和林小雪注意到,他们铁血旅长的眼中竟闪着泪光。
那天晚上,刘武独自来到荣誉室。
他将一枚崭新的黑豹臂章放在老战友照片前。
“老伙计们,”他轻声说,“新的豹群,成立了。”
黑豹特战旅成立一年后,一场代号“雪峰”的实兵对抗演习在滇西高原展开。
凌晨四点,林小雪趴在伪装网下,指尖在笔记本电脑键盘上轻巧跃动。
屏幕上跳动的数据流映在她瞳孔中,将那张娃娃脸衬出几分冷峻。
耳机里传来电流杂音,她调整着数字解调器的频率,突然捕捉到一段加密通讯。
“猎鹰1号,发现敌指挥部通讯信号,坐标已标记。”她按住耳麦低声报告,声音里掩不住兴奋。
三十米外的灌木丛中,郑卫东透过88式狙击枪的瞄准镜观察着两公里外的蓝军指挥所。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调整呼吸节奏。
一年前那个在信任射击中手抖的“菜鸟”,如今已是旅里公认的顶尖射手。
“确认目标,六顶迷彩帐篷,东南角有卫星天线。”他汇报时,瞄准镜十字线稳稳套住一个走出帐篷的军官,“疑似蓝军旅长。”
耳机里突然插入中队长的咆哮:“菜鸟别轻举妄动!等大部队——”
“猎鹰小队,执行斩首。”大队长的刘小涛声音突然切了进来,冷静得像淬火的钢,“给你们二十分钟。”
郑卫东与林小雪对视一眼。
按照演习预案,他们只是侦察分队,主力攻击至少要三小时后才能到位。
但大队长长的命令不容置疑。
林小雪飞快敲击键盘:“电子干扰准备就绪。”
“狙击组就位。”郑卫东对身后两名队员打出手势。
秒针走过第十五分钟,蓝军指挥所突然警铃大作。
林小雪启动了全频段干扰,所有通讯屏幕同时雪纷飞。
就在警卫们乱作一团时,郑卫国的狙击枪响了——空包弹准确命中“蓝军旅长“胸口激光感应器。
导演部判定:红方特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