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大收获”(3 / 4)

菜就来了……”话语间,满是难以掩饰的喜悦。

“来来来,您先请坐歇息片刻,我这就去处理这物件。咱们仨晚上可得好好喝点儿……”话音未落,那小老头已是一副乐颠颠的模样,手脚麻利地忙活开了。

“破烂候”对刘之野的态度始终如一,他从不以权势或身份论人。顺眼的,即便是街头乞丐,他也能与之谈笑风生;不顺眼的,即便是权势滔天之人,他也只是淡然处之,不予理睬。

原剧中“破烂候”是一个怪人,不受施舍,却喜欢蹭饭;珍惜藏品,却摔宝祭友。

他的脾气执拗,性格孤僻,行为乖张,但这些特质并不妨碍他对某些人的另眼相看,比如对刘之野的特别关注。

刘之野也对现实中“破烂候”特别欣赏,觉得他是个有底线,心地善良的人;是个不重外表,不为外物所动的人;是个有坚持,有分寸的人;是个为了友情不计得失的人;是个无论何事,都能淡然面对的人。这也是位有担当,有才气,有傲骨的爷。

就这样,年龄相差近二十岁的俩人竟然成了忘年交。

“破烂候”正乐滋滋地收拾刘之野带来的螃蟹,这是他们作为老京城人入秋后最爱好的一口。

秋天可算盼到了,这是收获的季节,老京城人历来有“入秋尝秋鲜”一说,而螃蟹正是首选。

早年间,津港郊区沼泽地胜芳镇以盛产螃蟹闻名,运到京城,大饭庄先挑肥大的、活力十足的上等“帽儿货”。

二等的再由京城的大鱼行筛选,像西四牌楼东南角的西四鱼行,每年都进大量的胜芳蟹,剩下又小又瘦的次品,就由小贩低价买入。

那时京城郊区的河湖道汊特别多,像京东的温榆河、潮白河,京东南的马驹桥一带,都盛产螃蟹,味道不亚于“胜芳螃蟹”,小贩也会到这些地方趸货,到城里进胡同叫卖。

卖螃蟹的小贩都是肩挑竹篓,头戴草帽,腰系围裙,边走边吆喝:“约(发‘邀’音)螃蟹来,大螃蟹!尖脐的肥喽!”“哎嗨哎,大活螃蟹嘞哎!”到农历八月,吆喝的时候就把“尖脐”改成“团脐”,其他的词不变。

城里胡同四合院里的奶奶大妈们听到吆喝声就出来问价,看货,挑选。

小贩用又长又细又有韧性的马莲草叶子把螃蟹给捆好,一只一只上下连成串,螃蟹还吐着沫子。

买回来以后,要把螃蟹放入大盆清水中,让它吐吐肚内杂物。

…………

到晩上快吃晚饭时,“破烂候”将螃蟹捆着草绳就直接放入蒸锅大火蒸熟。

等七八分钟后,再掀开锅盖,青灰色的螃蟹变成红红的了,十分鲜艳,蟹香扑面而来。

三人喝着酒趁热吃,尖脐掀开蟹壳,白色半透明的蟹膏就露出来了。

如果是团脐,露出是橘红色的蟹黄。

这种在家吃螃蟹是最经济实惠的,所以老京城百姓大多居家吃蟹。

有钱有势的,手头宽裕的都是去著名的大酒楼吃螃蟹。

像“吃螃蟹要到正阳楼”,这是很多富人的共识。

每年一入秋,正阳楼就添了“蒸大螃蟹”这一名吃,他们派专人到津港的胜芳镇,以及京西刘家庄去采购。

近年来,京西刘家庄出产的“胜芳蟹”声名鹊起,其水质与生长环境非但媲美胜芳镇,更胜一筹。

得益于刘家庄多年来的科学养殖之道,这里的“胜芳蟹”不仅在个头与品质上远超胜芳镇所产,价格亦亲民许多。加之采购便捷,它迅速赢得了京城众多商家与老百姓们的青睐。

八、九、十这三个月份,是刘家庄“胜芳蟹”大量涌向市场的黄金时期。

而今,刘家庄不仅深耕细作,更将“京西稻”的种植版图扩展至永定河下游,现有水稻田已达五万亩之广。

这两万亩碧波荡漾的水田,与永定河及其周边蜿蜒的河流、湖泊交相辉映,共同孕育了无数肥美的“胜芳蟹”。

今年,刘家庄地区的螃蟹产量令人瞩目,预计可突破上千万斤大关,堪称丰收之年。

尽管与刘家庄其他蓬勃发展的产业相比,这上千万斤的螃蟹所带来的直接收益或许显得微不足道。

最新小说: 咸鱼妃子太貌美,全员疯批抢破头 女友背叛后,全城第一美女向我求婚 职场骄龙 搬空东宫后,带着神兽去开荒 超强女帝,天下臣服 我在八零当后妈! 穿成反派后妈,我靠摆摊爆火了 绑定破案系统炮灰女配成团宠 带着空间到民国 战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