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不是易事。
再有章程一旦派发,定会引来民众恐慌,届时,人心不稳,势必流言四起,动摇国本……”
众人频频点头。
“不若待你我再商议定策,重新抄录后,呈送宫中,由陛下决断。”
“大都督,张大人所言,下官深以为然。
大疫当前,事关万千民众生死,你我食君之禄,不可轻易决断……”
时雍心里一凉。
果然,还是官僚那一套,谁都不敢承担责任,凡事都要等到皇帝来拍板,可皇帝只有一个人,哪能事事都懂?如果什么都要皇帝来决断,要下级官员何用?照旨办差,混吃等死么?
她着急,脸上便有情绪。
赵胤看来一眼,掌心不轻不重地摸着桌几。
“本座见日面圣,与陛下详谈一个时辰有余,出宫时,本座已下令封锁禁宫。”
众人看着他,脸上纷纷变色。
“那政令如何通达?”
赵胤面无表情,说道:“当此时疫横行之际,朕下当坐镇宫中,不再与外臣接触。
出宫时,陛下旨谕本座:疫情瞬息万变,不必事事请旨,一应决策,可由本座独断。”
这……
光启帝对赵胤的信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众人都看在眼里。
若不然,也不能让他掌这么多年五军和锦衣卫事。
可是,凡事都由他一人独断,那还要皇帝做什么?
看众人互相看看,畏首畏尾,却不言语,赵胤冷冷道:
“从即日起,将锦衣卫衙门改用战时防疫总指挥所,由本座出任总指挥,各级防疫官员,向本座汇报。
一应责任,由本座承担。”
众人闻言,迟疑一下,纷纷参拜。
“谨遵大都督令。”
有人承担责任,有人出头指挥,事情就好办多了。
赵胤又向众人和麾下锦衣卫各级将校传达了命令,这个由时雍拟定的战时防疫系统便开始运转起来。
看着赵胤忙碌,时雍怔忡。
待厅中人员散尽,她亲自奉上一盏茶。
“侯爷辛苦。”
对她莫名的殷勤,赵胤似是不习惯,抬头看来。
“还有什么请求?一并说完。”
这是以为她有求于他,才上前奉茶的?
哼!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时雍眉头微耸,“刘大人说得不错,兹事体大,侯爷承了口,就要担责。
一场疫情下来,说不得要死多少人……侯爷一口应下,就不怕我骗你?为什么这次,你……这么容易就相信了我说的话?”
赵胤眉头微皱,眼波清冷,“我不是信你。
是自我判断,合用则用。”
“是么?”
“嗯。”
赵胤想到了之前翻阅的《晋军战时医疗保障应急预案》,有很多法子与说法,与时雍雷同,只不过,时雍本人在此,而不是一个冰冷的手册,她说得更为细致更为详尽罢了。
时雍沉默片刻,又低低笑了起来。
“那侯爷扛下这口锅,也是大责。
一旦抗疫不力,你如何向皇帝向朝廷向百姓交代?一颗头都不够杀的。”
“为国为民,生死何惧?”
赵胤突然站起来,伸手就去牵她。
“一颗头若不够杀,吾妻尚有一颗,拿去便是。”
时雍哭笑不得,手背到身后,一连退了几步。
“杀我的头,侯爷你慷什么慨?”
赵胤不满看她,“你躲什么?过来。”
时雍看他又要朝自己走近,连忙制止,“三尺距离。
防疫守则……”
“……”
赵胤定住。
看看她,又慢慢后退一步。
时雍看了看,恰是三尺距离,不由发笑。
“侯爷想说什么,直言便可。”
赵胤道:“如此详细的防疫之策,皆出自你一人?”
这是对她的能力有疑惑么?
时雍失笑。
这个功劳她还真的不敢大言不惭地揽下来。
“不是。”
她回答。
赵胤道:“那是出自何人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