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过片刻,他便将手中的卷轴轻轻一抖,满面自得地迈步走到白雪霁面前。
白雪霁接过诗卷,目光扫过,眉头微微一皱,声音却依旧清冷:“念来听听。”
那书生昂首挺胸,朗声念道:
“青丝万缕垂春色,烟锁寒烟欲化空。
百尺柔条无骨气,何能植根大地中?”
声音落下,台下却一片哗然。
“这……竟以柳为轻薄之物?”
“柳虽柔,却不无坚韧,怎可如此贬斥!”
人群中议论声四起,而圆台上的白雪霁只是轻轻将诗卷放下。
“下去吧。”她冷声说道,语气中不见一丝情感波动。
那书生面色微变,却还是故作镇定地退回了原处。
不多时,又有一位中年文士走上前来,他满面从容,似乎对自己的诗才颇为自信。
他双手奉上诗卷,拱手说道:“在下斗胆献丑。”
白雪霁微微颔首,展开诗卷,轻声道:“念吧。”
那文士清了清嗓子,朗声道:
“柳枝低垂映湖波,倒影随风舞婆娑。
柔条虽软难胜物,却是园中点春色。”
声音落下,台下传来几声低低的赞叹。
“不错,倒也算得上工整。”
“虽有些平淡,但咏物合题,终究是稳妥之作。”
“这样的诗虽不能拔得头筹,但至少无愧于柳之风姿。”
文士满面笑容,似乎对观众的反应颇为满意,转身欲退回人群。
然而,白雪霁轻声道:“平凡可言,见韵难寻。”
她的评价如清风拂面,却带着一丝寒意,让那文士顿时面色僵硬。
他讪讪地低头退回,目光中闪过一抹失落。
此时,一名身着素衣的女子轻轻走上台来,她面容端庄,双手捧着诗卷,神情恭谨。
“白姑娘,在下也来试上一试。”
白雪霁接过诗卷,目光一扫,眉宇微挑,似乎多了几分期待。
“念。”
那女子从容不迫地开口道:
“垂丝拂水细无声,绿影参天已忘根。
不与桃花争颜色,偏将一片古今魂。”
一时之间,台下众人纷纷点头。
“妙啊!此诗既写出柳之姿态,又隐含托物言志,着实不俗!”
“是啊,那句‘不与桃花争颜色’,更是暗示谦逊风骨,让人拍案叫绝!”
“这女子虽不知名,却有如此才学,着实令人钦佩。”
白雪霁面上多了几分柔和,轻声道:“言辞有韵,意蕴深远。”
素衣女子微微一笑,行礼退下。
接连几位参赛者上台,虽各有千秋,但始终未能引起更大的波澜。
或有言辞流畅,却略显平庸。
或有奇思妙想,却难掩疏漏。
一炷香的时间渐渐燃尽,圆台之上,氛围越发紧张。
“还有谁?”白雪霁目光扫过众人,声音依旧清冷。
这时,一名老者缓缓站起,身形略显佝偻,但神态肃然。
“柳之韵,与君共赏。”
他朗声说道,提笔蘸墨,在卷轴上轻轻书写,笔走龙蛇,气韵沉稳。
片刻后,他交出诗卷,朗声念道:
“柔条轻摆舞东风,映月临水度春秋。
落地成荫遮万物,长存千古与人同。”
诗句落下,台下一片赞叹。
“这等胸怀,已不止是咏柳,更是对天地万物的一种体悟啊!”
“果然是老前辈,气度非凡,令人折服。”
白雪霁微微颔首,神色中难得流露出一丝欣赏。
然而,她的目光依旧停留在参赛者中,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而此时,站在人群中的萧宁,依旧未动。
他负手而立,神情从容,目光落在不远处随风摇曳的柳枝上,似乎对四周的一切喧嚣毫不在意。
“他怎么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