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的争论之声,不时隐隐从里传出。
洛神彻夜未眠。
四更之时,天色依旧漆黑,她来到了父亲的书房之前。
叔伯们都已离去,书房之中,空空荡荡,只有一盏灯火,伴着父亲癯瘦的身影。
他立于轩窗之前,背影一动不动,沉重无比,连洛神靠近,也浑然未觉。
“阿耶……”
洛神颤声叫他。
半晌,父亲慢慢回过了头,双目布满血丝,面庞憔悴,神色惨淡。
才一夜过去,看起来便苍老了许多。
“阿耶——”
洛神再也忍耐不住,泪流满面。
她已知道了父亲的最后决定。
……
西南林邑局势虽告稳定,但朝廷面临的压力,却丝毫没有减轻。
据江北探子传来的消息,北夏此次意欲南侵,势在必得,传言大军有百万之众。
而大虞,穷其兵力,最多也只能募出三十万之兵。
三十万兵马,就需三倍的百万民夫供给。
而度支尚书上报,大虞的国帑,如今只够勉力支撑北方,朝廷必须尽快结束叛乱,以集中全力应对来自北方的这场关乎国运的大战。
……
“阿弥,莫恨阿耶。
阿耶不是不想救你阿弟。
阿耶没有办法。
倘豫章再失,内乱迟迟不平,夏人一旦压境,我大虞恐怕再也难以支撑……”
高峤嗓音沙哑,目中蕴泪,一遍遍地向女儿解释着自己最后做出的这个决定。
“阿耶!”
她不恨阿耶的无情。
她只恨这天下的不太平,为何战事总是此起彼伏,没有太平的一天。
因为战事,国弱民贫,父亲疲于应对,心力交瘁,终日不见欢颜。
因为战事,滋养了像阿弟这样梦想建功立业的年轻士族子弟的梦想和野心。
也是因为战事,令她人生中第一次尝到了何为亲人死别。
她哭得不能自己,终于筋疲力尽,在父亲的怀里昏睡了过去,次日醒来,人便头痛脑热,无法起身。
洛神彻夜难眠,在床上整整躺了三天,连已经数年没有回城的萧永嘉,也闻讯赶了回来,在旁日夜照顾着她。
第四天的清早,她昏昏沉沉时,被再次传来的一个消息给震动了。
阿弟获救了!
临阵之时,一个军中的低级武官,竟单枪匹马,闯入临川王的阵前,如入无人之境,救回了她的阿弟。
那个武官的名字,叫做李穆。
杨宣来到帐门之前,向守卫道了几句。
那守卫便进去了。
片刻后,帐门掀开,许泌出来,面脸泛红,带着些酒气。
杨宣上前向他见礼。
许泌人已微醺,被打断了出来,有些不快,皱眉道:“何事?”
杨宣恭敬地道:“禀司徒,末将有一事,须先告知司徒,故冒昧将司徒请出,司徒见谅。
此事与李穆有关。”
“他有何事?”
许泌这才神色稍缓。
杨宣迟疑了下,压低声道:“司徒当还记得数月之前,高相公于丹阳郡城之外犒军之时,曾许过李穆,称日后无论他有何求,皆可应他?”
许泌唔了一声:“怎的,他如今有求了?所求为何?”
隐隐地,语气已是起了一丝不快。
“禀司徒,李穆所求……乃是高公之女。”
杨宣小心地道,抬眼望去。
见许泌神色定住,显然极其诧异,半晌,仿佛才反应了过来。
冷笑道:“人皆趋炎附势,果然如此!
才不过做上个小小的中郎将,眼中便已无人了。
他以为攀上高家,往后便无往不利?”
杨宣急忙道:“司徒切勿误会!
李穆绝非见利忘义之人,司徒对他栽培多年,他岂敢不感恩于心?实是他心性直率,不懂人情世故。
那高公之女,又素有美名,少年人一时向往,把持不住,也是有的。
何况,方才他亦亲口说了,凡事皆以司徒为先。
司徒若以为此事不妥,他绝不敢忤逆。
司徒放心,末将知如何回话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