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唐男保姆 > $10185章 许敬宗得势了

$10185章 许敬宗得势了(2 / 2)

中书令。

三省的职能分工,中书取旨,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

也就是说,中书省根据皇帝的意思,负责国家重大事务诏书的草拟工作;门下省,负责对中书省草拟的诏书进行监督和审查,认为不合理的可以驳回;尚书省,主要负责执行已经通过的诏书,是贯彻执行机构。

根据朝廷的机构设置,大唐的宰相,并非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

高祖时期,所谓的宰相,就三省的长官,即左右仆射,侍中和中书令。

先皇只所以设立三省,目的是促进三省互相监督,希望通过宰相们的帮助和劝谏,减少自己的决策失误,匡正自己的过失,从而更好地治理和管理国家。

先皇曾多次在不同的场合指出,“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

“中书门下机要之司,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比来唯睹顺从,不闻违旨,若但行文书,则谁不可为,何必择才!”

但这期间的累赘逐渐显现出来,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封驳,两省之间来回流转,耽误时间,所以先皇在武德、贞观时期,以尚书左右仆射各一人及侍中,中书令各二人为知政事官。

将两省会合在一起办公,参与政事堂办公的官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的头衔,有这个头衔,即使不是三省的长官,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参与国家大事的商议,这些人统称宰相。

到了永徽年间,只有参与政事堂议事并加以以上头衔的官员才能称其为宰相,如没有以上头衔,即使是三高官官,也不一定是宰相,慢慢展演变为三高官官的头衔成了“虚衔”

,宰相成了临时性职务,也就是说谁拥有参与政事的权力,谁就成为了宰相。

现如今,加持元舅、托孤辅政重臣的太尉长孙无忌不但是自己的亲舅舅,还帮助先皇争夺天下,居功至伟,位居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

同时,自己的储君之位,长孙无忌挥了重大作用。

基于此伟绩,又加之长孙家族是关陇望族,势力强大。

所以,永徽初年的朝廷局势,大权基本是以长孙无忌的宰相把持,自己几乎沦为“虚君”

“人人都言及朕与蜀汉时的阿斗,没有太大的区别。

而那长孙无忌,则成了蜀汉时的诸葛亮和西汉时霍光式的人物。

朕一想到自己竟然成了傀儡,简直就痛不欲生啊!”

相权严重制约了皇权,两者间的矛盾和斗争不可避免。

小黄门自知其中道理,便再次磕头冒死举荐:“陛下,此案涉及太尉与卢国公,两位理当避险,由此可舍弃政事堂。

另外,京兆府尹渎职一事涉及我朝国威,可立为战事处置,因此,陛下可直接命一人手持谕旨,监察此事,由此,皇令当行!”

“好!

汝以为谁堪当此任?”

最新小说: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回到汉朝当大佬 大唐男保姆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大清隐龙 抛夫弃子离婚后,她火遍全球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灭世魔龙三岁半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不学鸳鸯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