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受够了风痹病的折磨,孙思邈虽然开了药方,自己又常年服药,但孙思邈说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潮湿的环境里,就算是晒干的谷稻早晚还是霉,缓解这病痛之策,关键在于迁出太极宫。
“自朕登基以来,天下并不安详,连年旱灾不说,还有蝗灾,朝廷的口粮已经减少很多了,今冬好不容易盼来了雨雪,却眼看着又要遭遇雪灾,明年的禾苗恐遭不测。
百姓无有安宁日,朕又如何大动钱财,大兴土木啊。”
武媚娘微微一笑,懂得李治心有所向往,只是有些忌惮,但出言宽慰到:“此宫殿原名永安宫,意求高祖长永安泰,不料次年高祖便驾崩了。
此宫殿的工事也就停止了。
多年下来,工事一直处于停滞状态,还不是因为太宗受到魏征的苦谏,说那花样好看的工事都是民脂民膏,朝廷修建宫殿就是剜了老百姓的血肉垒砌皇家的摆设,太宗哪能再去兴师动众,修建宫殿。”
“可如今已大不相同了。
因李承乾与李泰之事,我大唐朝堂差点儿动了干戈。
而陛下登基以后,天下才太平了。
这说明什么?说明陛下就是我大唐的定海神针,就是我大唐基业的泰山,有陛下在,大唐才能国泰民安。”
“这些年天灾不断,可百姓有言,之所以风不调雨不顺,乃是陛下的龙体欠安所致。
太宗也常言君舟民水,民水汹涌澎湃,而陛下之君舟却不坚挺,怎能带领我大唐扬帆远航,所以,兴太极宫之事,非皇家修院添舍之事,而是涉及社稷的稳固,百姓的期许,陛下应该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增民福。”
“哦?”
李治的双眉飞起了一丝狂喜,忙问道:“还有哪位臣子是这么认为的?”
“李义府、许敬宗,还有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皆是这么认为。”
“哈哈,快快将他们的奏章拿来给朕看。
朕今晚要进行批阅,明日早朝要议论此事。”
武媚娘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冷意,莞尔就眉开眼笑,说到:“圣上的风痹病看来是有良药可治愈的。”
“媚娘说的是何良药?朕怎么不知。”
“奏章啊!”
武媚娘笑得十分灿烂,“圣上一提到公务便忘却了风痹疼痛,岂不是世之罕见良药啊。”
李治哈哈大笑,忽然又觉得披着红袍子的武媚娘被白雪一映衬,越地楚楚动人,便将脸凑近了她,低声道:“媚娘的良药堪称效果奇佳。”
“噗!
圣上好坏!”
粉拳不痛不痒地打在肩膀上,李治的心里甚是欢快。
嬉闹了半日,李治又要问起李义府等人的奏章事宜,武媚娘忙道:“卢国公方才派了马车与一队人,护送一盒美食过来,阅其奏文,说是他营帐下有一唤作倪土的奇人,制作了白玉豆腐,还有黄金面包,待他亲自试吃了后,查验安全了,方才送来。
圣上何不现在就去品尝一下这罕见美食。
臣妾也饿了,趁此机会也解解馋。”
“朕就知道你嘴馋,这小嘴巴还很刁。”
“去!
圣上又在取笑媚娘了!”
享受着小粉拳的伺候,李治笑得更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