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人一说到财力顿时就蔫头耷脑,矮人一等,似乎有罪在身不敢正视于人,哪里还有活着的底气,更别说气质。
不管受多大的苦多大的委屈都忍着憋在心里,就像有人说的,有一种骗人的宗教,说今生受的所有苦难,都是为了下一个轮回高贵体面的活着。
抱着这样乐观的心里感倒也值了。
只要永远不醒悟,就永远不为自己卑微感到落寞。
“庄稼人天生就是为吃苦受累而活的,干多累多脏多危险的活都无所谓,心里最受不得的是,遭人家的白眼、脏话,好像天生就低人一等似的。
老一辈庄稼人交农业税、交公粮、干义务工就别说了。
让干啥就干啥,无不听从上级命令的。
在庄稼人的心里上级命令就是国家的命令。
为了国家奉献甘心情愿,在他们心里这绝不是某些人,更不是某个人的命令所能做到的。
在庄稼人的心里种地纳税是自古至今的法理,没有人民的税收国家何以养兵,没有坚如钢铁般的国防,国家何以富强。
个人力量再小,汇聚在一起都将是不可估量的。
但让庄稼人不明白的是,事实摆在那里,为什么一说出来,竟会遭到多少人蔑视的目光,甚至还有多少张嘴等着给顶回去。
难道以往那些贡献不是值得说出光荣的事吗?历史的大船在水浅河狭风起浪涌的时候需要全民奋力推动才能走出困境。
在伟大舵手的引航下,走过去就是广阔的海洋,便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世界,即使再大的难处都不会抵挡大船航进的动力。
曾经给生活带来的苦难永远留在精神的记忆里难以忘怀。
“再看看今天的庄稼人又是个什么样子?一代又一代新的劳力长大了,有点能力的都纷纷逃离了祖辈耕种的庄稼地,跑到城里吃不像吃,住不像住,过着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的日子。
到头来连庄稼地都种不了了,城里又没有家,活得还不如以前,那时最起码还有个安定的家踏实的过光景。
乡下人越来越少了,尽管生活水平提高了,却没了人气。
不知庄稼人的娃仔是天生头脑不够灵活,还是从骨子里体质就不够健壮,怎么就活成低人一等的状态。
建着世上高贵的屋宇,自己却住着低矮的窝棚,供给人们丰富的食粮,自己却为年年入不敷出而担忧。
人人都说庄稼人的日子比以前好过了,但是谁也不愿意做庄稼人。
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好的事情人们总是争着抢着去做的。
“还有那些生为英,死为灵万世不朽的英烈,危难时刻毫不顾及惨痛之形体,形藏于地茂生千年苍翠之松柏。
万代敬仰卓然如日月闪耀之魂灵。
无私的牺牲也没说找谁算算去。
谁又是为了名利而牺牲的,对于牺牲的英烈名利又有什么价值。
为了名利而牺牲就会待价而沽,一定不是无私奉献受人敬仰的。
都说人命大于天,特别是那些为了战争与和平而牺牲,更是无比的崇高,最是永远传扬的,没有那些勇于冲锋,敢于牺牲的勇士,何来国之完整,民之安全。
跟那些崇高比起来普通人的那点奉献又算得了什么?何况那时多少做出奉献的人都入土为安了。
有人缘何心境窄,诟病过往泄私情。
岂不深思再大苦难都能扛,国家初建唯有聚力奋国强。
如果人人都有这样肯于付出担当,伟大的国家想不富强都不可阻挡!
如果没有那些庄稼地里走出的无数英烈,哪里有今天的繁荣昌盛?
“为人祖父者,谁不愿子孙后代秉性忠贞道德能文枝叶昌盛荣光耀达;
为人子孙者,谁不愿祖上仁慈厚爱情善外淑清芳留名福禄恩赐旺族。”
从黄茂生的秉性见解里足见其人一斑。
那个人非但没有被黄茂生的说辞感到折服,反倒义正言辞的说,“又不是你家祖上出过抗敌的元帅,父辈戴着卫国英烈的勋章,动不动就拿使人敬畏的崇高来宣示。”
“这说就不对了,没有尊重就没有扬,没有牺牲就没有兴盛。
清明祭之,时常教之,不忘根本,昌运恒久。”
“干活了,那些不是咱们该讨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