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身着黑衣的中年文士,已踱步于堂中,脸上明显写着焦虑二字。
萧和便上前一拱手,淡淡道:
“在下萧和,不知这位先生尊姓大名,有何事要见我”
那中年文士猛回头,目光上上下下打量着萧和,满脸的好奇之色。
半晌后,中年文士才回过神来,忙是一拱手:
“在下孔融,久仰萧军师神机妙算之名,今日有幸得见,当真是幸甚。”
孔融!
眼前这中年文士,竟是大名鼎鼎的孔文举!
难怪他自称是刘备故人。
当年孔融做北海相时,为青州黄巾所围,派太史慈往平原向刘备求援。
于是便有了刘备北海救孔融这段佳话,两人也就此结下生死交情。
这个本应该在赤壁之战后,为曹操所杀的当世大儒,或许是因为历史的改变,有幸活了下来。
不过就算是他活着,此时也应该在许都做九卿之一的少府才对,怎会出现在这宛城
“原来是孔少府,失敬失敬。”
萧和忙将孔融请入上座,香茗奉上,尔后才问及孔融深夜造访的原由。
孔融一声轻叹,便将前因后果娓娓道来。
原来数日前,天子不堪为曹操挟持,便想借着孔融与刘备的关系,密令孔融暗中联络刘备,将其从许都救出。
孔融遂以居家养病为掩护,暗中出许昌南下,想就近入荆州密见刘备。
谁想途经博望城之时,得知了萧和率军攻破宛城,曹仁惨遭大败的消息。
孔融遂星夜兼程前来宛城,来求见萧和,想通过萧和向刘备转达天子求救的消息。
“天子密诏在此,恳请萧军师务必将之转呈给玄德公才是,融拜求了!”
孔融从怀中取出一道诏书,小心翼翼交在了萧和手中,接着便神色郑重的拱手一拜。
萧和看着手中这道密诏,终于明白了孔融此行目的。
许昌那位天子,这是在向刘备求救,想要逃出曹操的魔掌,前来投奔他的这位皇叔啊。
这下就没得选了。
天子都下了密诏,求着刘备营救,身为大汉皇叔的刘备,在明明有能力营救的情况下,还能拒不奉诏
何况还是孔融这个老朋友,只身潜出许都,冒死前来求救!
都到了这份上,若刘备不出手相救,那就不是刘备了。
“孔少府放心,我即刻将这道密诏,送往江东呈献我家主公。”
“请孔少府即刻回许都,请天子召集忠于朝廷的汉臣,暗中集结兵马,做好准备。”
“只等我主号令一至,我便即刻派轻骑深入许都附近,届时天子便可杀出许都,由我轻骑接应回南阳。”
听得此言,孔融大喜。
只是稍稍欣喜后,却又顾虑道:
“镇守许都的曹军,至少有两万余人,我们这些忠于天子的汉臣,最多也就拼凑出千余私兵而已,单凭这点微薄之力,只怕难以杀出许都吧”
萧和却是一笑,宽慰道:
“孔少府放心,和自有办法,将许都的大部分守军调出来。”
“你们有一千私兵,再略施一道疑兵之计,夺取许都不可能,杀出来应该不成问题。”
孔融眼眸一亮,脸上再添惊喜,欣然:
“许都人人皆言,萧军师你神机妙算,有神仙手段,今日融亲眼一见,果然传言非虚。”
“既有你这句话,融就放心了,我这回许都,向天子报喜!”
说罢,孔融站起身来,郑重其是向萧和一拜:
“天子的生死,我大汉的存亡,融都托付于玄德公和萧军师你手上了。”
“请受我孔融一拜!”
深深一拜后,孔融也无拖泥带水,当即告辞而去。
萧和则带着赵云邓艾,亲自将孔融送出门外。
“天子密诏求救,又有这孔文举冒死来求,以主公的性情,绝对不可能不出手相救。”
“我们提前有所布局,只等主公命令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