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没卸。火非常旺,烧得滋滋的响。部下很坚强,一个哭的都没有,不少人还忍不住笑出了声。风很大,骨灰被扬了一地。全忠走的,还算安祥。
正法朱温后,圣人坐上玉路,队伍继续出发。出了端门,一路不断有藩兵、诸侯官吏汇合到百官、仪仗。从洛阳上空俯瞰,如同一条条溪流汇入大河,更像一个个孽子,叛逆的儿女,重新回归父母之命与家法。
……
所谓“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
天子坐北朝南,北面称尊,诸侯、卿大夫、士在天子南面东西对座,所以侍奉君主又叫面北而事。
而天子,父天母地,故祭父在国都以南设坛,以表示对上帝的面北而事、天尊地次,这就有天南地北。
经学认为,天圆地方。所以历来祭地之坛形方,就有了地坛的叫法。祭天之坛则是标准圆,也就有了天坛、圆丘的惯称。何谓丘?有起伏,有层也。
几层?四层。
考古显示:
一圆之周差不多53米。这是安放二十八星宿神位的。
二圆40米,北辰、北斗、天一、太一、紫微五星及以下五十五星座。
三圆28米,五方帝、日神、月神。
四圆约20米,上帝独享。但会挑个祖宗在座下坐东朝西,与之一起飨食。
为什么不是坐西朝东?
昭穆也。祭坛上,上帝坐北朝南,那么左西右东,祖宗坐东。这次,李渊父子并配,李渊在东,李世民在西。
整个祭坛,每圆落差约两米。
根据《贞元郊祭录》:每层按割圆术开辟十二条均匀道,按十二生肖称子、丑、寅、卯、辰……亥陛。又以阴阳、君臣之道,子陛在北,午陛在南,皇帝从午陛登坛。
四层结合,就形成了十二条登天梯。
每层饰有旗幡。
《通典》:“盖元气广大称昊天,远视苍苍称苍天。”四圆的上帝旗帜是苍青色。
皇地祇以黄。
五方帝以本色。
此外,圆丘外还设乐悬、燎坛、瘗坎、舞队、鼎镬馔所、盥洗台。乐悬,即乐工队形、乐器陈设、切歌时的队伍变幻。瘗坎,活埋、死埋祭品的坑。舞队嘛,则分为文舞,武舞。一舞,二舞……
总之非常讲究,复杂,就不多说了。
除了圆丘是临时新建,看着少了几分风吹雨打的古意,配置都在线。更难得的是,此番有诸侯参加,藩镇军队充当卤簿、警跸、仪仗,全程观礼。既是宣誓法统、权威、天命的机会,也有利于促进彼此感情、名分观念和政治互信。艰难以来,这还是头一次。
……
乾宁二年八月二十三,微冷曦月撒下幽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