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穿越小说 > 上命昭唐 > 第217章 长安(一)

第217章 长安(一)(4 / 6)

两代乱业。上无积德之基可乘,下有司马之臣狼顾,才复非革命之主。欲保延洪之运,守不拔之庙,焉可得也?是故淝水卒淹,大祚俄终。观天王之覆,仁者并不无敌。

    “元和归国以来,朱邪子弟布列军州,虽称羁縻,其实待之家人。结果一见少主即位,盗贼滋生,尽忠、存璋、君立、国昌父子各个称兵,真是人面兽心。当初罪人坚持的理由,圣人也是知道的。一则惩罚他们犯阙。其次正在克用慕容垂复生。怎么可以娶沙陀女为妃?即使出于结盟以抗强梁,也不该让扎猪之辈出入五步。”

    “李存孝凶悍无比,利欲熏心,有所不如意,李克用都管他不住。能制此人者,惟刘夫人。走投无路入朝,收留则罢,又怎么可以授以防御,守武关、南阳要害?”

    “再有,古来唯以汉御四夷,未有以夷制汉。阿史那应臣,没藏乞祺,李仁美,忽索月,论弘毅……召来这么多羯胡,岂非引狼入室。”

    “罪人隐居乡野,每闻圣人力挽狂澜,欣喜若狂,而每得以上…”张濬忍了又忍,把后面的内容咽了回去。

    而且他发现圣人物我两忘,根本没专心听。

    他不由得心神不宁,圣人怎么了?在他印象里,圣人胸怀抱负,甫一登基就欲为英武。他每每慷慨陈词出谋划策,不管好坏,圣人也会认真探讨,绝不是今天这般。

    提到沙陀不吭声,目光呆滞,难道被沙陀女欺负到这个地步了吗!

    不,圣人只是在想别的。

    后世狗洞锁二圣,彼时张濬因河东之讨已被李克用点名驱逐,闻讯徒步入洛求张全义勤王。又致书诸镇,同时准备去青州汇合王师范纠集勤王军。

    内竖这么干,本就有朱温支持。朱温当然不会坐视,指示张全义灭门。

    张濬隐居所在的长水县获悉,一个叫叶彦的汴吏通知张濬跑路。张濬听了,让长子张格——“汝自去,以存香火,勿为我所累。”随后叶彦率义士护送张家人逃走,张濬则——“汴贼破门,围而杀之。”

    固然,张濬有这样那样的毛病,愤青,喜欢吹牛逼,政治思路低能幼稚,在相期间被朱温各路野心家利用他“急欲中兴”的缺点当傻子骗。但有一个罕见的优点,底线。

    权利和责任是统一的。坐在家里等死蠢吗?对老百姓、一般人确实蠢,到张濬、崔胤、陆秀夫、文天祥、洪承畴、孙承宗、钱谦益这一级,以你正在坐的、曾坐过的位置,该死你就得死。什么让你占了,临到亡国来一句大势所趋,识时务为俊杰,我只是想活着…那就别往那站。贪恋权力、好处,又不想承担对等义务、责任,你是个什么东西。

    这也是圣人对淑妃貌恭敬而心厌恶的原因。做了皇后,丈夫儿女全部被虐杀,还对弑君者乞活。李渐容、裴贞一、杨可证、南宫宠颜怕不怕死?晚明周皇后、张嫣怕不怕死?

    在何皇后、杨可证之间,在苏循、杜让能之间,张濬选择成为后者。

    等到张濬遇害,西川王建派人潜入河南将他逃过一劫的遗孀接到成都奉养。

    王衍嗣伪位,拜张格宰相。后唐平蜀,又被征到洛阳为三司副使。少子张播亡于淮南,为杨行密庇佑,辟为幕僚——“播每有公事,必于列圣真容前理政,以示未忘朝廷。”

    疾风知劲草,患难见

最新小说: 落脚之地 穿成赘婿文男主的恶毒发妻后,我摆烂了 藏钟 怼天怼地怼极品【我似张狂】 暴君吕布 这个书生有点凶 国运:开局死谏,祖宗李二看麻了 红楼之胜天半子 美貌废物被迫登基后 乱世边军,开局一馒头换亡国女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