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善心不再挖自己的人了,结果是剩下的人家看不上了。
“姐,我觉得你说的这也不客观,利帆商管还是有大才的。”
“哦谁”
林雅以为近期又来了什么了不起的新人。
“我啊,作为未来的利帆商管的接班人,我难道不算大才”
“林平,你对大才是不是有误解,你查一下词典,大才的意思不是大大的蠢材!”
林平郁闷的不说话了,林雅就喜欢嘲讽他。
林建也瞪了他一眼,“你就别丢人现眼了,还有,我可没说利帆商管的接班人一定是你,你要不成器,我把公司解散了,也不会留给你祸害。”
“不管他了,小雅,你既然不休息,那我们聊聊正事。”
林雅接过阿姨递过来的鲜榨的果汁,吸了一口后,点了点头,然后酝酿了一下。
“我这次回来主要有两个事情:
第一、我觉得利帆商管的经营方向要作调整,现在商业地产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我们已经很难再去接到优质的商业项目,这主要是由于商业密度过高,导致现在的新商业基本都需要很长的培养期。
这对我们这样的轻资产运营方来说,前期很难从中获利,很容易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后发现要么是亏损,要么做的是个鸡肋。”
林建一边听,一边点头表示认可。
的确如林雅所言,前些年,商业地产蓬勃发展的时候,有一些项目因为地理位置好,周边竞争小,一开业就爆了,比如之前的江州天隆广场,还有京海的大运城项目都是开业即巅峰。
而这几年,利帆商管也很谨慎的拿了一些项目,运营了两年了,都还没有见到效益。
这是林雅把大运城给挖走,让他恼火的原因,天隆广场没有了,大运城再没有了,利帆商管的利润急剧下滑,甚至一不小心,都有造成亏损的风险。
他考虑过很多调整思路,但都没有能够改善现状。
这是因为正如林雅所言,他们是轻资产运营项目,赚的是从商户手中收来的租金与交给大业主之间的租金差价。
新项目,一般大业主收取的租金成本不高,如果利帆商管把项目运营起来,那就可以通过后期涨商户租金来获取收益。
如果项目做不起来,那就难受了,赚不到钱,甚至有可能造成大量空铺而产生亏损。
现在商业地产基本饱和了,所以新项目没有几年都培养不起来,甚至已经很少有新项目能培养起来了。
这对做轻资产运营的利帆商管来说非常不友好,因为它本身在商管公司里面就不是头部,抢不到相对优质的项目。
“爸,未来核心商圈的竞争会更激烈,不出三年,君晓商管一定会占据全国市场的所有核心商圈,利帆商管这样的轻资产运营公司,只能捡一些边角料的项目,运营风险极大。
盈利空间很小,而且一不小心就会亏损。”
林建似乎被她的话给吓到了,“小雅,你是否对君晓商管太过自信了,一家商业地产企业,占领全国所有核心商业圈,这没有任何公司能够做到。”
“不,以前是没有,现在有了!”
作为陈晓的女人,她很清楚陈晓对君晓商管的未来规划,她原本也想过像君晓商管这样全部重资产运营,想在几年内占领全部核心商业圈,简直痴人说梦。
因为这需要的资金盘,恐怕没有万亿级都办不到。
现在她不怀疑了,君晓集团这才几个月已经掉了接近2000亿,万亿或者几万亿,放到3年时间里,对君晓集团而言难吗
至少她从陈晓的反应上来看,他是信心满满的,他似乎从来不担心钱的问题,担心的只是人才储备够不够,公司发展规划能不能跟上。
这大概是整个君晓集团经营区别于其他任何公司的地方,老板从来不谈钱的问题。
林建难以置信的道:“你们都是重资产运营,怎么可能发展这么快你们的资金回笼跟不上啊!”
他也研究过君晓商管收购的这些个项目,虽然都是优质项目,但因为君晓商管都是溢价收购,就算这些项目保持现有的增长速度,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