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涛:令人费解的就在这里,我之前的判断也是他们不可能一直这种打法,但现实是到目前为止他们非但没有停止收购,而且最近还在加速!】
【陆涛:不仅仅是在宁西加速,汉江那个他们已经非常稳固的区域,也在加速布局,听说要在年底之前完成所有地级市商圈全覆盖!】
【王君:他们发展这么快,人才力储备肯定有问题,既然拼不了发展,就还是釜底抽薪,挖他们人!】
【陆涛:尝试过,但是很难,因为他们的待遇也很高!】
【王君:人员薪资上不了太多钱,可以加大力度,这一点支持,集团可以给你!】
陆涛就没有再说什么了,这可能也是一个办法,只是现在的君晓商管发展势头这么好,真正有能力想发展的人大概不会看重那一点点蝇头小利,而放弃一个这么有前途的平台吧!
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试试,之前启动的“老人回归”计划,效果不好,一方面就是因为他们都认为跟着君晓商管发展更有前途,另外一方面就是万盛集团给出的薪资待遇虽然已经上提了,但对比君晓商管的薪酬并没有太多的优势,以至于效果不好!
“让hr回访以前万盛集团的老人,特别是现在君晓商管的项目做总经理的,薪酬上限提升200%!”
陆涛对营运副总安排到!
王君说的不错,人才力是君晓商管现在的最大软肋,而通过提升薪资挖人付出的代价是最低的,也是最能恶心君晓商管的!
因为君晓商管不可能为了某一个总经理,单独大幅涨薪,这会引发其他人的不满的!
而万盛集团则可以,公司本来就有这个惯例,“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待遇就是要比公司老员工高!
君晓商管现在的确面临人才力严重不足的问题!
好在港隆国际的收购,会有一些高水平的管理人才,可以支援一下君晓广场,同时对君晓广场项目的营运管理水平可以有一个大的提升!
毕竟君晓广场的商管人员,绝大多数出自于万盛集团,或者一些当地的其他商业项目,整体能力可能还不如万盛的商管团队!
若不是君晓商管肯钱,而且有钱,那么无论是商场的业绩表现,还是人员的稳定性绝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与陈晓的电话里,赵辉也表达了类似的担忧!
【赵辉:我们发展太快了,人力储备还是有些跟不上,新进的很多员工对我们的企业文化还不太适应,更多的是延续他们以前的工作方式,这样的话跟公司不能形成同频,导致很多事情事倍功半!】
【陈晓:那你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呢】
【赵辉:加大培训力度,同时从君晓城,君芜广场抽调副总级的人物,到君晓广场担任总经理,用他们来影响
一个团队最重要的是领头人,领头人的思想对了,队伍就不至于跑偏!
【赵辉:可惜的是我们现在君晓广场的数量太多,君晓城,君芜广场的人才力也满足不了这么大的需求】
陈晓也知道,一个人才的培养没有那么快,而且现在君晓广场需要的不是底层的人才,而是总经理甚至区域总级别的!
【陈晓:思维不要局限在某一地嘛,现在的君晓商管在全国的商业地产圈应该都小有名气了,可以全国范围内挖,真正的人才多给点钱就好了!】
【陈晓:这个事情,我来请许总安排吧,你们在一线做运营管理,想兼顾到全国的确有些困难!】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能既要又要,所以陈晓觉得这个问题还是要加大君晓商管hr团队的力量,甚至说随着君晓商管的快速发展,必须要有一支庞大且能力卓越的hr团队来为这个庞大的集团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
冯博士机器人科技集团
副总经理办公室
常伟请李辉坐下!
“怎么样,来公司一段时间了,业务开展都很顺利吧”
常伟是负责技术的,并不是李辉的直属领导,但一个副总经理在集团的份量他清楚,当然也愿意交好!
“谢谢常总的关心,还是比较顺利的,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