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与他近距离接触,他个子不高,有点小老头样儿,与二姥爷酷似,身上隐隐散发出一种难闻的味道,说话缓慢,时不时会清清嗓子,感觉随时下一秒会咳出口痰来。这一行径让我时不时为他捏把汗——上次二姥爷上我家来往新装修的瓷砖上吐了口痰并习惯性地用鞋底捻开,就像在土地或水泥地上人们常做的那样。他走后,妈妈对他的行为厌恶地念叨了很久,至今约摸五六年了,她再没邀二姥爷上家里来过。看着眼前这个四平八稳的小表舅,很难想象他是只大我三四岁的年轻人。他给的报志愿建议也四平八稳的,主旨思想与老班差不多。我对于这个四平八稳的专业没多少兴趣,甚至有些厌恶,厌恶它四平八稳的稳定。
我对小册子里介绍的园林专业有些感兴趣,就业方向是园林规划、景观设计、观赏园艺之类的,大约是和植物有关的设计工作吧。我本就喜欢画画,要是像舅舅那样搞点盆景、根雕什么的也很有意思,就算是种树也不错,也许将来会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吧。这大约是个新专业吧,认识的熟人里没人学这个专业,省城里有这个专业的好学校是个农业大学,妈妈对这个“农”字忧心忡忡,很是反对。对于近来很是热门的计算机、软件工程之类的,爸爸不甚了解,他给出的意见是“别跟着凑热闹,现在热门也许过几年就会变冷门,现在报的人多,毕业了就业相互竞争的人也多”,在爸爸管总的意见指导下,我和妈妈对那些专业也没再多研究。
虽说第一批可以报三个志愿,但我们三人一人一个想法,哪个报第一志愿仍是件难以抉择的事。我问爸爸:“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应该选择怎样的一生呢?”爸爸听到我的问题,若有所思地沉吟,却没回答我。我没等到爸爸的回答,便语气深沉地继续说下去:“人生不应该是酸甜苦辣都有吗?什么都经历过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和感悟,而这些恰恰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吧!如果一生都一帆风顺那有什么意思?那样体会不到失去的苦,也就不会懂得珍惜。毫无追求的平庸,日复一日的日子过着太没劲了。那样的一辈子也不必活很多年,活一天足矣!”
我说得轻松,却触动了爸爸某根多年未曾触动的神经,他遥想当年感慨道:“要有所作为是对的。现在你全叔叔与我会有这么大的区别,虽与他个人的努力分不开,但更重要的还是当年他被推荐去上了大学。在中学时,我俩论聪明、论学习都是旗鼓相当的出色。他比我刻苦些,能为一个弄不懂的问题不吃饭不睡觉也要死磕到底。我脑子灵活些,从一个方面解决不了的问题会从另一个方面找方法。当年我也有机会被推荐上大学,除了上大学,领导还给了我回城安排工作的机会。你全叔叔是执意要上大学的,即使不推荐,他考也要考去。当时有份能回城马上挣工资的工作,与继续花钱念几年书相比,是个更务实的选择。唉!我没你全叔叔执着,走上工作岗位后,都是环境推着人走,很多事便身不由己了。后来有了你妈和你,也就没再想考大学的事。”他收起有些落寞的神情,刻意振奋道:“不过我也没什么好后悔的。在单位,我从开拖拉机到学机械维修、学技术、学管理,一路做到公司一把手,日子不说很风光,也绝不比别人过的差。你要记住:无论在哪里,只要自己努力向上都是好的。宁为鸡头不做凤尾!”
听到爸爸的话,我有些心酸。这话他看似是在宽我的心,又何尝不是在安慰他自己。他曾用“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自比,眼见自己在一成不变的环境里随遇而安,渐渐平庸,与当年最好的朋友全叔叔逐渐拉开差距,心中多少有些不甘却又无法有任何改变,能聊以自慰的便只有他们口中那不曾改变的情谊了吧。我与苏小鹏若干年后是否也会变成下一对“爸爸和全叔叔”呢?
不要一帆风顺的人生,这怕只有年少轻狂才能脱口而出吧。
人到中年,越明白其中道理种种,看清每个字背后代表的付出与失去,往往越发难以抉择。二十多年过去,有多少人从踌躇满志被消磨成小富即安,又有多少人从“屠龙的少年”变成了“恶龙”。只有经历过,才知道知世故而不世故有多难能可贵,中年人仍保有“赤子之心”需要心性多么坚定才能不断拒绝那些看起来更容易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