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字也成了燕京教育界鼎鼎大名的存在。
张校长似乎看出钟友为的不自然,又说道,“不怪大家都要找你!就冲你这个好儿子,我也想找找你呀!”
一番揶揄带吹捧,钟友为这才跟大家一起笑了起来。
几人聊了几句,钟小兰也从后面挤了过来。
先是跟校长鞠躬问好,钟小兰这才跑到王蕴如身旁跟她嘀咕起来。
从王蕴如口中听说校长一听到钟山的名字,立刻在第一排给加了座位,顿时崇拜地看着自己这老哥。
她只知道编剧很厉害,原来这么厉害的吗,校长都要卖他面子?
“这怎么了!”
王蕴如瞥了一眼自家丈夫,玩笑道,“你们校长还知道你爸的名字呢!”
钟小兰翻了个白眼,只当自己没听到,摆摆手,找自己的舍友去了。
此时已经快四点半,大饭堂里已经挤满了人,作为元旦晚会的开场大戏,《法源寺》也终于要上演了。
不得不说,郑小龙的组织能力还是很强的,舞台后方不仅有模有样的挂上了简易的背景,甚至还弄了一个纸糊的牌匾挂在上面,也算是神形兼备。
大饭厅里的舞台尺度远不如首都剧场,甚至没有幕布。
至于服装,那更是惨不忍睹,郑小龙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些黑布做了官服,至于清代的长袍马褂,干脆就都用带袖的雨衣,外面再套上一件马甲替代。
唯一奢华的服装大约是演“慈禧”的女同学身上的旗袍。
钟山坐在台下,看着穿着一身雨衣头顶假发辫的“谭嗣同”与一旁穿着酒店门童服装的“袁世凯”激情对线,忽然有种关公战秦琼的既视感。
某个瞬间,他甚至怀疑这些同学带妆彩排的时候怎么能不笑场的。
但学生的表演情绪却格外饱满。
《法源寺》的台词大都长且拗口,学生们却说得颇为熟练,美中不足的就是由于缺乏长期的发声练习,尽管谭宗尧此前已经指导过,但演到后来,还是有几个学生渐渐哑了嗓子。
饶是如此,两个半小时的话剧依旧有着无限的魔力,让所有围观的学生们仿佛被石化一般,根本拔不动腿。
主要是故事中那种勇于变革的热血,以及那些经典的台词,太能打动青春年少的学生们了。
钟山坐在第一排,看着台上的学生们激情飙戏。
“血勇之人,怒而面赤,骨勇之人,怒而面青,脉勇之人,怒而面白!”
“神勇之人,怒而色不改!”
“真狂徒也!”
“真义士也!”
一番慷慨激昂的台词结束,他分明听到后面的学生哗然赞叹。
“这台词太厉害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