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也不想让王布犁借机邀买名声。
不安全!
除了天子,你一个臣子要那么多的好名声做什么?
就算你是天子的女婿那也不行。
王布犁这个时候其实就是个吉祥物的存在。
工部尚书薛祥非常满意王布犁没有来抢功劳,说他自己在陛
一旦这种话说出来,百姓感激的就不是天子喽。
那王布犁的性命怕是也会打上个问号。
薛祥知道这对王布犁很不公平,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他就得这么被对待才能让大家都安心,谁也不会吃到瓜落。
毕竟天子说要牵连人,那规模可从来都不是小范围的。
王布犁只是坐在发钱的旁边,瞧着江宁县户房等吏员书吏们的操作。
一个个叫他们按手印,那好工资条的收据。
王布犁只是叮嘱着要收好了,避免小偷之类的。
跟同村人一起结伴回家,开的路引都在一起,就算他们想要去买东西,给家里人带回去,那也得一起走。
街上的偷屡禁不绝,尽管王布犁叫人巡逻。
可是人家手法连伱失主都不知道,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王布犁甚至都想着要招安一个偷儿,以此来对付街面上的偷儿。
奈何一直都没有抓到人,想招安都招安不了。
其实不少人都沉浸在多拿钱的喜悦当中,对于王布犁的叮嘱不过是嘴上机械的应承着,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
脑子里想的全都是钱钱钱!
于是王布犁也就懒得费口舌,而是叫衙役去凶神恶煞的叮嘱一番。
大多数好好说话他们都不放在心上,你凶神恶煞点他们还能畏惧的听着,基层干活有时候就这样。
于是在一帮凶神恶煞的衙役、捕快的叮嘱声当中。
不少拿了钱的百姓立即就死死的捏着自己的钱袋子,生怕被他们给敲诈走。
毕竟经历过元朝小吏的洗礼,他们对吏员的固有印象同朱元璋差不多都是一样的。
王布犁很满意自己的工作效果。
于是从早上到下午一直都在忙活,中午还没发的工人,是给俩饼子充饥。
待到工地人都走了,薛祥才终于松了口气,他把看守的工作交给就近的卫所,这里面还有不少生产器械以及粮食等等。
他们可以在这吃住,但是要发生丢失的案子,那指定是要问责的。
王布犁骑着大黑马,一旁的薛祥坐着驴车,他掀开帘子悠悠的道:
“驸马,我今天所作所为是为你好,莫要怪老夫啊。”
“我是那么小气的人吗?”王布犁手里拽着缰绳:“薛尚书有些小瞧人了,我还没那么蠢,什么功劳都要掺和一脚的。”
“哈哈哈。”
薛祥大笑不止,放下帘子,安心赶路了。
一连几日,朱元璋都接到了应天府各地的消息,百姓们都在议论着天恩浩荡之事。
元朝皇帝天天压榨我们,每年都要交很多税活着。
可是大明皇帝现在让咱们干活,发工钱也就罢了,还发奖励!
简直是闻所未闻。
由此而想,大明皇帝朱元璋才是天命所在,合该他能当上皇帝啊,我们都愿意他当皇帝。
朱元璋对此十分的满意。
应天府本就是他起家的老地盘,故而对于周遭百姓还算是不错。
毕竟“征粮”的事情,都是
陈烙铁的威名是陈宁给烫出来了,又不是朱元璋叫他去烫的。
当然了,江南等地区老朱的恶名可要比大元皇帝还要差。
谁让他收那么重的赋税呢!
但是皇帝口碑这种事,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哪能一碗水端平呢?
就算是真的端平了,大家因为各自屁股坐的位置不同,那也会觉得皇帝是有偏差的。
朱元璋也爱听别人说他是个仁君,但他在朝堂上还从来没有听说过。
若不是通过王布犁的操作,老朱的名头在百姓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