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的情况我清楚,那边粮食产量更低一些。”
“南方的土地确实是好,主要是开发时间比较晚,土地肥力还在。”
“我的解决办法并不是哪里好就去哪里,吃了这片吃那片,像是牧马放羊一样。”
“我的想法是提高肥料的质量,田地里缺少什么就补什么,人的身体虚弱了就要吃饭,牛马饿了要加精料,土地贫瘠了也是一样。”
“这几年先让南方再休养几年,等以后人多了粮食产量就会提升,到时候我们购买南方的粮食,北方这里休耕几十年,为子孙后代留一些土地。”
慕容星汉恭维道:“圣上高瞻远瞩,卑职等人万万不及。”
北极武很平静的继续看着加工零件用的铁台子,上面的机床已经从水利和人工动力,变成了蒸汽动力。
比如铁皮打孔,边角打磨切割,一些需要单独一个人做半天的事情,此时几秒就能完成。
流水线的发明,让东西不需要搬来搬去。
以前分工合作的时候一样,每个人在一个仓库里做着自己的事情,然后把自己做好的东西拿到一起组装。
如今的流水线就是分工合作的进一步集成,用一个铁轨将需要制作的东西放在轨道车上不断往前拉,每个人都在重复性的完成属于自己的一套工作。
目前流水线还是人工推动,几个专门的人拉着滑轮车不断地往前走。
不过工作效率和规范程度远超以前。
在蒸汽车床和模具出现之后,一个工厂就能完成征西军团和山农国所有军队所需的腰刀。
弓箭铠甲不造了,北极武觉得没啥用,如今除了西边需要一些武器外,其余都是小打小闹。
有了蒸汽火车就不需要那么多马了。
“原来养马的大概还有多少人”
慕容星汉立刻回答说:“山农省共有两个千户负责养马,算上山农省过来帮忙的雇工,以及各个生产队自己的养马工人,大概二十万人左右。”
北极武略微思索这个数字。
简单的数字后面是大量家庭和岗位的调整。
“战马的淘汰是一个持续几十年的过程,如今先不要调动,但是不再像是以前那样盲目扩大牲畜的数量。”
“战马主要用于交通运输和战争,把多余的战马低价卖给山农省用于补充战争损耗。”
“先从临时工开始,多余人力物力投入到建筑和农业上,今后贫瘠的地方种豆子和牧草。”
北极武暂时没有动手下的工作,如今大部分行业依旧需要马力来完成耕种和运输。
光是如今那么多马拉收割机就是一个大问题,那么多机器每年都要累死几十万匹马。
慕容星汉也明白这个事情,蒸汽机如今还做不到普及,距离蒸汽收割机诞生或许还要一年研究,两年时间建好流水线工厂出产。
在此期间依旧是马拉收割机作为主力。
慕容星汉询问:“那马拉收割机是否还要扩产”
北极武肯定道:“不用扩产,以后按照每年十万台继续生产就行了,在蒸汽收割机出现之前,马拉收割机要不断出新的来更换破旧损坏设备,报废的就回收重新融了做农具。”
蒸汽机之后还有内燃机,内燃机的关键是电。
北极武已经让人研究了电报系统,并且以铁路轨道旁边的电线杆子为基础进行铺设。
也在加大力度采集铜钱,发放新货币取消铜钱的消耗。
资产的产出将会影响工业的发展,光是依靠北方的铜支撑不住全国的铜币消耗,更撑不住电力发展的消耗。
电力发展绕不开铜和铁,北方的铜产量从一年几百吨,逐渐提升到如今的一年九万吨。
尤其是当北极武察觉到金融即将出问题,没有足够铜钱之后,立刻加大了人力物力,从每年两千吨倍速提升,如今已经每年九万吨了。
九万吨铜足够覆盖四五千万人的销,今后的大部分产出还是搞工业,尤其是铜线和必须要用铜的车体零件。
王遂良询问:“圣上,今年南方粮食肯定减产,寒冬不光损坏了茶树桑树,也把刚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