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五口人半年务工,假设是一个父亲三个成年儿子和一个妇女,一天能得工钱150200文。
一个月能赚34两,一般春耕开始到秋耕结束后能赚2030两。
吃饭免费,也提供农舍住宿,除了一部分杂乱销外,能存下20两左右。
冬天也可以找点杂活做,可以洗衣服做手工,也可以去修路修河道,或者去码头搬东西,造纸挖矿打铁,以及加入施工队搬砖头烧砖。
两年差不多就能筹集到一个三层楼的钱,解决三个儿子的问题。
儿子越多,干活赚钱盖房子的速度也越快。
因为血缘关系的存在,老大有了房子之后必定要扶持后面的弟弟。
如果家里儿子女儿多了的话,闺女可以留在家照顾年幼的孩子,其余人一家都出去干活赚钱。
生产队和百户一村的模式,可以形成有效的社区集体模式,共同抚养小孩。
虽然肯定无法做到一视同仁,但总归是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模式了,比没人看管无法离开要好得多。
每年工作的地区和路线也都基本固定,除了新开垦的地区外基本上不会有变化,而且这事情属于武王安排的事情,一般只要不偷生产队的东西,生产队的人受制于纪律也不会没事找事。
公元八年。
大量汉官被派遣到各地进行教化工作。
大量山农人千户被集体安置到西疆西域西亚辽东南诏等地方。
超过九千万的农业人员投入到了农业、工业、建筑业、手工业等行业,为了子孙后代而努力赚钱。
主体人员依旧是北方,南方因为不怎么管的关系无法动员,但是在世袭制和免税免征的仁政保护下,各地的人口也在快速增幅。
北极武的功绩不光是超越了所有皇帝,最重要的是连续多年的免税免征政策,让很多人相信了山农人的仁政。
越来越多的山里人从山里走到平原地区,想办法混入了不要税还免费给地随便种的山农国领主手下。
各地的领主都需要人干活,朝廷会收购麦子水稻,而自己又不能干活,自然是希望手下人越来越多,越多越好。
一些心善的领主,也自己拿出了私田给子民盖房子居住。
北极武的福利政策没有波及到世袭领主的土地。
领主就和地主一样,需要和农民互相妥协,不然手下人都跑了。
官僚比地主更加可恨,地主需要农民种地,官僚不需要。
北极武的世袭制,制造的就是地主,只要领主还拥有土地当生产资料,就不能放弃那些干活的人。
而流官不会理这些,只会把锅甩给下一任。
地主肯定有不少坏人,但是流民就算没有自己的土地也可以依附在地主手下,一起对抗征税的官僚。
如今的世袭制单独不算什么好事情,只是配合多地太守和千户被杀而不被追究的事情,就让领主和农户们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北极武传递的意思很明显,不会让官僚集团对地主集团造成压迫和剥削,不允许官僚集团随便灭别人满门,但也要求地主集团做点人事,老老实实的赚钱。
王道济分女人土地给手下人的例子不是单独一个,北极武用自己的手段,告诉地主集团应该怎么做事情。
谁不当人,就别活了。
文官集团,外戚
宗室集团,全按住了,北极武早就把北极勇贬为了平民,不允许他再姓北极。
士族门阀集团,已经被拦腰断了根基,没了土地产出价值和官员庇佑,迟早会衰落下去。
宦官集团,重新培训,从小开始管教。
文官集团,打服了。
外戚集团,都老老实实的,以前是王的还是王,以前是农民的还是农民。
地方豪强集团,替换为世袭千户。
宗教集团,换成了太监宫女。
军功集团,换成了轮值千户万户,不再世袭,所有兵源为各地接受过正规培训和家庭教育的良家子。
商人集团,已经分成了官商,外商(外国商人),州商(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