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自保(2 / 4)

北极武坐在龙车上回城,附近是举着牌头的仪仗队,还有各种没啥用的护卫。

实际上就算是手下人自立为王也没事情,只要不在眼前就行。

去边疆可以,在眼前不行。

“先这样吧,目前这样和分封也差不多了。”

北极武已经和长安还有各个城池的管理者都谈过了,能展现出治理水平,能完成任务并且支持朝廷的命令,那么就一直干下去,不需要卸任。

如果觉得自己儿子或者族中子弟,再或者是自己认可的属下可以接班的话,那就接班。

城内的官员任命也都交给城内的最高管理者,可以随便制造农具和武器兵家,也可以养马,可以随便调整赋税。

但是除非公务,不论是农工商还是军户官员都不得离开封地。

对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根本不算什么限制,是保护当权者的法令,让领地内的人老老实实干活不要逃跑。

分封制确实是不好,北极武却不在乎那么多事情,如今灾年随机死人,各管各的才是最佳战略。

集中力量办大事确实是可以,但是连续十年天天去救灾,一年闹十次灾,百姓必有怨言。

水旱蝗疫,风沙雪暴,台风海啸地震,又不是和平年代一年出动一次两次就行了,现在是大灾年,前面还没有救好,后面又来一个更狠的。

洛阳距离同州要走一千四百多里地,运粮的车队走个一月才到。

洛阳距离山海关近两千里的路,运粮的队伍要两三个月才到。

往西距离长安九百里,距离汉中一千三百里。

往东一千四百里到青州,距离东南长江也有一千几百里。

就如今的天灾频繁度和运输能力,军队和徭役过来的民夫东西南北跑几次,肯定造反不干了。

比如之前西北大雪,大军过去的时候雪估计都化了,到时候从雪灾变成雪崩,变成泥石流灾害,染上风寒感冒就是传染病。

回去休息不久就是旱灾和造反,过去镇压回来后就该遇到契丹人和蒙古人因为白灾黑灾南下抢劫了。

蝗灾,水涝,这些都是去年下半年的事情,军队在北方打仗,中间地段被蝗虫和洪水肆虐。

这种事情估计发生很多次了,所以万业皇帝很有处理经验,选择轻装出行,快速解决。

今年看起来也不太平,豫州雪灾,西北陕甘巨震,同州和草原地区干旱无雪,冀州青州去年又蝗灾后接了水涝,蝗虫在湿润地区下雨,今年若是不下雨,蝗虫必定会再次飞起来。

还有最麻烦的黄河水患,这破玩意儿一年一两次。

这种时候就应该放权,各地自行决定是否开仓放粮,自行主持耕种和御敌事情,自行决定税收。

已经免税一年,再下放权力,这样还搞不定就是没能耐,到时候换人管。

北极武的重心是保黄淮省,这里人最多,土地也最多。

出巡一次,在确定放弃了对几个大城市的管理和责任后,北极武专心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当出巡一圈回来时,朝臣们也过来汇报工作。

户部尚书李承仁道:“启禀陛下,今年三月只有三分之一地方下了春雨,各地农属官正在带人浇水种地,幸而年后降了雪,不影响庄稼出苗。”

“臣属下有一官员乃是南方苏州人张伟仓,今年五十一岁,曾在信阳管土地之事,在南阳种了五十亩米稻,前几日献策说信阳可种南方米稻十万亩,亩产能有一百六十斤,十月可收。”

北极武满意道:“好,让这个张伟仓去信阳担任太守,之前信阳迎合了南边匪人,致使城内被洗劫一空,民众流离失所,让太守从流民里招募一万那里的百姓回去种稻。”

李承仁手下少了一个人,不过也多了一个当太守的朋友。

“是,陛下。”

李承仁小心道:“之前陛下西巡未归,为了不耽误农业生产,臣擅自做主,为了种稻之事派人去南方购买高产水稻种子和水牛,本地也有信阳水牛,但都被抢了杀了,所剩不多,所以才让人带了十万两银子去买牛和米种,赎买一些当地会种稻的老农

最新小说: 玄学大佬三岁半,顶流渣爹靠边站 护花小神医 丹武大帝 观想图网游:只有我能看见真实 解忧铺子晴时有猫 反派:舔女主干嘛?女反派不香吗 转生血蚊,高冷校花被吸哭了 一首军中绿花,唱哭边境两万里 重生2001:高贵岳母做我秘书 宣布封心锁爱后,我遇上了心动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