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早就对辽人发动了全面战争。
刘婉丝毫不担心大宋会输,她担心的是另外一件事。
“你父皇不会御驾亲征吧,现在国内的改革虽然进入了尾声,但越是到最后越关键,不能少了你父皇坐镇。”
“皇奶奶,您就放心吧,区区一个辽国而已,还用不着父皇御驾亲征。”
区区辽国?!
这四个字,一下让刘婉和杨淑妃都愣住了。
随后才猛然惊觉,曾经那个让无数宋人胆寒的辽国,现在对于大宋而言,只不过周边稍大的一只蚂蚁而已。
只要大宋想灭掉它,不过是抬抬脚的事情。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大宋灭掉辽国只用了不到一年,在天盛三年的夏天,辽国就成为了历史。
辽国的灭亡,也宣告着大宋开启了对外战争之路。
赵衻登基二十三年,就整整打了二十年,直到大宋的版图扩张到他记忆中的华夏版图,他才停下征战的脚步,至于那些没有占领的,那就交给儿子去占领吧。
之后的几年,赵衻完全专注于国内民生。
天盛三十年,刘婉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在为刘婉举办了国丧之后,赵衻禅位给了太子赵恺。
没错,太子不是他的嫡长子赵晔,而是二儿子赵恺。
之所以是赵恺,是因为赵晔、赵钰、赵婧兄妹三人都出海了,在海外建立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
而且为了建立赵衻曾经提到的日不落帝国,兄妹三人还经常回来挖墙脚,带走了不少的栋梁之材。
比如:早年来过韩王府的韩琦,以及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欧阳修、王安石等等。
除了他们兄妹三人之外,还有历史上仁宗皇帝的赵祯,以及高妃的生下的赵祁,也都远离中原建立自己的国家。
至于赵衻,在禅位之后便带着赵盼儿回到了曾经的韩王府,安享晚年。
他在位的这三十年时间,前二十多年都非常忙碌,忙着国内的军政,忙着对外扩张,直到赵恺已经成熟,他才开始历练儿子,逐渐放权,自己主拿大方向。
赵衻的禅位,在大宋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但好在赵恺早已就已经参与到政务之中,尤其是在赵衻停止对外扩张后的那四五年里,基本都是赵恺在处理国家大事。
再加上赵衻在位期间,尤其是登基后的前三年,杀性极重,杀了不少反对他改革的人,也就是士人阶层,所以比起赵衻这位“残暴”的皇帝,大多数读书人反而更推崇颇为仁义,名声很好的太子赵恺。
赵恺上位自然没有引起任何混乱,朝野上下都在极力支持和维护他的统治。
自此,大宋也开始启元纪年,寓意开启新的纪元。
其实如果有的选的话,赵衻其实也不想杀人,可他要在国内推行改革,不杀人根本推行不下去,所以他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