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几秒钟后,屏幕上生成了风洞初步设计的三维模型,他对著对讲机喊道:“把参数传给京城总部,让肖院长看看是否需要调整!”
与此同时,京城某保密车间內,萧澈和20名技术工具人正带著技术人员围绕“天河一號”展开紧张的升级工作,这些是肖镇带的博士小牛。
不同於国外笨重的计算机设备,我国自主研发的机器体积小巧,性能却更加强悍。
曾明盯著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兴奋地说:“组长,按照肖老师给的优化算法,我们的计算机运算速度又提升了15%!”
“不够!”萧澈咬开烙铁的电源线,“要让它快到能在敌机飞弹发射的瞬间,就计算出最佳规避路线!把存储器再压缩三分之一,我们的目標是做出能塞进飞行员头盔的微型计算机!”
窗外,暮色渐浓,车间的灯光將他们的影子投射在墙上,宛如一群正在与时间赛跑的战士,而他们手中的计算机,就是最锋利的武器。
时间在轰鸣的机器声中悄然流逝。
三个月后的深夜,西山的实验室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声。
肖镇衝进高温试验区时,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正在进行热循环测试的涡轮叶片表面,竟出现了蛛网状的裂纹。
“不可能!”他抓起测温仪,显示温度稳定在1980c,完全符合设计標准。他的博士生温寧递上检测报告,声音发颤:“教授,是晶界扩散係数......我们低估了稀土元素在高温下的活性。”
肖镇盯著裂纹良久,目光突然转向一旁持续运行的“天河一號”计算机:“启动故障模擬程序,输入所有已知变量,给我找出问题根源!”
隨著键盘敲击声急促响起,计算机屏幕上的数据瀑布般流淌,不到五分钟,一份详细的分析报告便呈现在眼前。
“原来是冷却系统的时序误差!”肖镇猛地拍案而起,“通知铸造车间,重新设计叶片的冷却孔,同时让计算机组优化控制算法,实现毫秒级的温度调节!”
而在西南的风洞工地,小海正蹲在脚手架上调试风机。突然,巨大的扇叶发出令人牙酸的摩擦声,整个钢架结构剧烈震颤。他衝下脚手架时,安全帽被甩出老远,额头撞上钢樑,鲜血顺著脸颊流进眼睛。
“停!全部停机!”他抹了把脸,掏出可携式计算机快速输入数据,“是共振!计算机显示,风机转速必须避开1200转/分钟这个临界值,同时调整叶片角度为23.5度!”
暴雨倾盆而下,小海蜷缩在临时工棚里,就著油灯修改设计图。
雨水顺著芦苇编织的屋顶滴落,在图纸上晕开深色的水渍。
但他的目光始终盯著身旁的计算机,通过最新发射的卫星通讯与西山总部保持实时连线。
远处传来沉闷的雷声,仿佛大地在为这场艰苦卓绝的战斗擂鼓助威,而计算机屏幕上跳动的代码,就是他们最坚实的鎧甲。
当第一缕晨光刺破云层时,肖镇的实验室亮起了刺眼的白炽灯。
新型合金叶片在电子显微镜下闪烁著奇异的光泽,他屏住呼吸,將叶片缓缓推入高温炉。温度表的指针开始跳动,1500c、1700c、1900c......当数字突破2000c时,一旁的“天河一號”计算机发出清脆的提示音,监控屏幕上的各项参数稳定如常。
“成功了!”助手们欢呼著拥抱在一起,肖镇却站在原地,望著炉內通体透亮的叶片,眼眶渐渐湿润。
这一刻,所有的不眠之夜、所有的失败与坚持,都化作了手中这块能承受极端高温的金属奇蹟,而我国领先世界的计算机技术,正是这场胜利的幕后功臣。
与此同时,西南风洞工地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经过无数次调整与试验,第一座高超音速风洞终於成功启动。
当马赫数达到5的那一刻,整个山谷都在颤抖,巨大的声爆云在空中绽放,宛如一朵盛开的银色朵。
而控制室內,我国自主研发的计算机系统正精准监控著每一个参数,確保风洞运行万无一失。
在嗡嗡嗡的年代,这些怀揣著梦想与热血的科研工作者们,凭藉著领先世界的电子计算机技术